实验员最吃香的三个岗位

2025-04-2517:52:39知识经验0

在2000年的研一学期末,我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与表达的冲动。在一次与舍友们的闲聊中,我撰写并发布了一篇帖子《顾头不顾腚、赚骂名,学校相关部门的十宗——学生的苦日子何时休?》于玄武雅阁BBS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校方与院方都对我进行了接触,对我所谓“无无纪律”的言论进行了了解。我的导师赵老师为我辩护,告诉我若所言属实,便无需惧怕追责。当时南化与南京建工合并之事在即,为顾全大局,赵老师希望我能够保持低调。

尽管得到了保护,但导师也觉得我过于闲暇,于是让我提前加入课题组,协助王老师管理实验室,这也可算作一种勤工俭学的方式。

我所加入的课题组是化工学院内规模较大的组别。组内共有八位老师,其中包括了博士生与硕士研究生三十余人。其复杂的结构与渊源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研究方向以及基于研究成果成立的HX公司,这些都与化工教育的泰斗时钧院士紧密相连。

时钧老先生不仅是一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娃娃教授”,更是化工教育的专家。他非常重视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在开放后,他主张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三者并进。

南京作为化工重镇,拥有众多化工企业。我们的专业知识正可在这些企业中大展身手。时老先生鼓励教授们走出象牙塔,寻找企业中的课题,并在市场中谋求技术成果的转化。

HX公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我们课题组的几位老师所创立的。公司集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于一体,主要从事化工助剂的生产与开发。

多年来,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在分离、净化和催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为我们学院教职员工的福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们课题组中,有八位老师。其中真正全职于教学与科研的仅有三位老师,包括一位主管科研的副院长、一位刚留校的博士以及精力旺盛的赵老师。

除实验员王老师外,其他老师大多身兼HX公司的职务,他们主要负责生产、销售、技术推广及售后服务等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课题组一半的老师在学校进行科研与学生教育的工作,而另一半则在外部公司进行经济活动。

课题组的组长杨总,是时钧老先生的得意门生,也是HX公司的法人代表与总经理。他虽因主要精力放在公司上而较少参与学校事务,但因其出色的经济效益与巨大贡献仍备受尊敬。

我报到之时已临近寒假,课题组的氛围略显松散。师兄师姐们看似忙碌,对我等新来者显得有些高冷。其中一位研二的师兄羽哥,性格老实厚道,与我算是半个老乡。从他那里我多少了解了课题组的情况——这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羽哥告诉我,尽管课题组老师众多,但真正指导学生论文工作的还是赵老师。平日里的表格填写、报销签字等工作,找赵老师便可。而王老师则是实验室的后勤保障,他的工作虽看似不起眼却举足轻重。

王老师资历深厚,曾在学院内部中为时老先生与杨总提供了庇护。因此他虽有古怪脾气但始终得到尊重。只是他的性格过于节俭与守旧,对于浪费极为痛恨。如领用文具、管理账目等都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羽哥还半开玩笑地告诉我:“和王老师处好关系,你就成功一半了。做好‘丑媳妇见公婆’的心理准备吧。” 听到这话我不禁有些忐忑:我能否融入这个看似复杂的大家庭呢?

当我看到那位穿着蓝布工作服、戴着深度眼镜的王老师时,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充满挑战。

他瞥了我一眼后自言自语道:“又来新学生了。”那淡漠的眼神让我心生惶恐。

(未完待续)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