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被推到前台的“神童”岑某某,的评判不应只针对其个人,更应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推手。
近期,岑某某的履历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质疑。这位刚满16岁的孩子被赋予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华丽”履历,号称一天能创作大量诗词、小说,并拥有多重身份和头衔。外界的质疑声不断,关于其简历的真实性和背后的运作团队成为关注的焦点。
从岑某某的写作速度来看,其创作量远超常人,甚至有网友将其与乾隆诗稿相比较。父女两人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创作数量是“真实的”,但具体细节的真实性却无法得到证实。岑某某所著书籍的出版情况也引人质疑,其所谓的“出版社”是否存在也成为了一个谜团。
更令人担忧的是,岑某某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推手——她的父亲岑岷峨。岑岷峨通过成功学的方式,将岑某某打造成一个商业道具,用于推销产品和传播正能量。岑某某的演讲风格和内容,以及其背后的教育方式,都引发了人们对这种教育方式的思考和质疑。
我们不能仅仅将责任归咎于岑某某这个孩子,那些对她进行训练和“驯化”的推手应该被推到前台,接受的评判。在成功学和营销学的驱动下,孩子们可能被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应有的成长空间和教育机会。我们应该关注并思考如何保护孩子们的权益,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救救孩子吧,让他们回归正常的成长轨迹,而不是成为商业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