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携带着巨大沙量,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自公元1855年的改道后,其从山东滨州注入渤海的路径,在短短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竟造就了整个东营市。
回望清代1820年的地图,那时黄河还沿着不同的路径从江苏流入黄海。这不禁引发思考:若黄河回归江苏入海,是否会再次塑造出一个新的江苏省?
历史长河中,黄河多次改变流向,侵占淮河的河道。虽然前几次的改变历时较短,但第四次的改变却持续了很长时间。这显示出黄河的流动性和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
在古代的西晋和唐代时期,黄河的流向与现今类似,主要在山东地区汇入渤海。而那时,东营市还是海中的一部分。随着时光的推移,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逐渐在唐、北宋及近代成为陆地。
过去的江苏沿海地区,与今天的海岸线存在显著的差异。诸如响水、滨海、大丰、东台、如东、启东等大片地区曾长时间被黄海所包围。与此洪泽湖和崇明岛等地还只是海中的小沙洲。
特别是在公元1194年的金代,黄河因水利失修而决口,其南下侵占了淮河的部分河道。这一改变持续了数百年,导致了淮河失去了原有的入海通道,并最终在三江营与长江相汇。
元代时期,江苏省被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而盐城市区及周边的一些县城都位于海岸线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县城与海岸线的距离逐渐接近。
到了清朝的1820年,江苏的海岸线已与今日基本一致。黄河的入海口比现今更为深入大海。随着海岸线的推进和陆地的形成,江苏的苏北地区逐渐形成了大片的新陆地。
到了近代,渤海因其周边环境的变迁而备受关注。据推测,按照黄河泥沙的造陆速度,大约300年后,渤海可能被填平。这将对天津、唐山等港口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河造陆和渤海的变化并非全然是灾难。对于东营地区而言,其带来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考虑到渤海海上石油开采的便利性,近期内可以适当容忍黄河三角洲的扩展。但无节制的扩展和填平渤海的行为必须得到严格控制。
有专家建议重新考虑黄河的流向,引导其回归江苏,沿废黄河故道注入黄海。这样的改变有望在未来数百年内为江苏省苏北沿海地区带来大量的新增土地资源。保守估计,这至少将增加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虽然有人担心这样的改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现代的水利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彻底治理黄河、淮河,以及合理调节水量和水道,完全有可能实现黄河回归江苏的设想。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黄河和淮河进行全面的治理。新的入海水道需要被挖深和加固,则需要浇筑混凝土堤坝。通过多座大坝的调节水量和引入其他河流的水源来冲刷黄河泥沙。这样不仅可以打造出高等级的通航水道,还可以为沿岸的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