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商业化进程的深入,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迎来了关键时期。近期,平台对品牌合作人的准入门槛进行了提高,此举让大批KOL、MCN等面临了调整和挑战。
文:《电商新时代》记者 苏瑶撰写
5月10日,对于小红书的KOL和MCN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天,小红书向所有用户发布了一则《品牌合作人平台更新通知》,为了更高效地链接品牌、内容和创作者,从即日起,将实施更为严格的品牌合作人准入条件。
过去,小红书对品牌合作人的基本要求是粉丝数量达1000人以上,笔记平均曝光量达1000以上。而今,这一标准大幅提升,要求粉丝数量需≥5000,且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曝光量需达到10000。这无疑给许多KOL带来了压力。
门槛的提高让许多创作者措手不及,尤其是那些以小红书为主要平台的创作者。入驻小红书两年的KOL小狮子表示:“毫无预警地,我失去了资格,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我还没有想清楚。”
此次调整并非无迹可循。小红书一直在为更规范的商业化布局做准备。此次品牌合作人平台的升级,被视为其商业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自2019年全职投入小红书以来,我一直以成为品牌合作人为荣。”小狮子坦言,“但现在看来,这并不容易。”据她了解,目前已有数千名KOL被取消资格,而剩下的“合格者”大多为明星和头部网红。
小红书自2019年上线品牌合作人平台以来,旨在为品牌方、内容创作机构和KOL搭建桥梁。只有通过平台审核的“品牌合作人”,才能在小红书上接广告。此次升级后,供需关系出现失衡,导致品牌合作人的接单价格飞涨。
尽管平台后来放宽了时限,但符合新标准的品牌合作人在未来的操作中仍面临挑战。小狮子表示,实际执行难度大,因为曝光量是由小红书决定的,规则不够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对此次升级的背后逻辑十分明确:加强对KOL的控制,尤其是对私下接单的打击力度。违规者将受到严重处罚,包括扣除初始积分、解约以及一年内无法再次成为品牌合作人。
KOL是小红书生态繁荣的关键因素。此次升级之举在KOL中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有KOL认为这是平台的必然选择;而另一些则感到失落和不解。目前,小红书方面未就此事给出明确回应。
与此MCN机构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部分MCN在一个月的成长期内需要签约更多的品牌合作人以满足平台要求;而其他机构则正在寻找与平台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仍不明朗。
从商业化的角度看,小红书的这一举动被视为其盈利诉求的体现。作为以女性用户为主的种草社区,小红书一直在寻找清晰的变现路径。而此次升级可以被视为其大力度商业化的开始。
业内专家认为,小红书可能会复制微博的路径,开发自己的广告系统。这需要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绀。用户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种草内容而非广告。
面对变化,小狮子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在平台上众多的KOL、MCN和品牌方中,大家都怀着焦虑和期待的心情等待未来的方向。
(文中提及的小狮子、蒋欣、林美、又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