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商合作效能的挑战与提升之道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按质交货,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而供应商的绩效水平,直接关系到销售部的效率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这其中,激励机制的设定显得尤为重要。
供应链中的企业,就如同一个大型的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贡献都至关重要。制定有效的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直接关系到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利益,进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效益及竞争力。
那么,如何激励供应商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对供应商实施激励的多种手段。
一、价格杠杆与供需企业间的激励互动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价格激励多见于有直接供求关系的企业间。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价格激励不仅存在于直接供求关系的企业间,还需在整条供应链上实现。这要求供应链管理者在实务操作中具备更高的技巧和策略。
单纯的点对点价格激励要求需求方与供应方在价格上进行协商,以获得竞争优势。过度的价格追求可能导致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追求低价必须在满足综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供应链整体的价格激励机制需考虑优化带来的额外收益或外部因素造成的损失。这需要建立一个利益协调机制,通过供应链全程的价格重整来驱动,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商业信用的多重激励效应
商业信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供应链内部的商业信用激励机制,以及利用外部社会化的商业信用激励方式,可以激发供应商的积极性,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例如,利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评价各成员企业的商业信用指标,并依据等级标准给予信用等级评定。通过或社会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进行评价和激励,可以进一步增强供应商的信心和动力。
三、订单量与信息提供的激励策略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商面临多个同质产品供应商,形成竞争机制。供应方若能表现出色,除了其他方式的激励外,还可以利用增加订单的方式进行激励。获得更多订单不仅意味着更多利润,也是地位提升的体现。
及时有效的信息提供也能形成信息激励的基础。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及时沟通,有助于捕捉市场机会、降低经营成本并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四、处罚机制与团队建设的协同作用
在供应链管理中,处罚激励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对于成员企业的失误或违规行为,可以通过警告、处罚或清除出供应链的方式进行纠正。这有助于维护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建立有竞争力的团队进行激励也是关键。核心企业应尊重和承认成员企业的作用,让成员企业参与战略制定和新技术开发过程,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激励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激励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激励要有根有据,建立在性框架、绩效评价体系和利益分享决策机构的基础上。
激励要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避免出现不利因素。
激励要充分利用供应链网络平台,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发布。
要特别重视信用激励,包括准时交货、产品质量、足额付款及满意的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
结语
供应商管理如同“养鸡生蛋”,要想持续获得高品质、低价格、及时交付的产品和服务,就需要做好供应商的激励工作。通过上述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供应商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为持续获得“蛋”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