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近期,我受邀至一家会计培训中心进行授课。课间,众多学员向我咨询关于会计处理的问题。其中,一位学员提及:“老师,当企业收到购买原材料的,但原材料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时,我们应使用‘材料采购’还是‘在途物资’会计科目?”面对学员的疑惑,我解释道:“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白原材料成本的两种核算方法。当我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实际成本核算法与计划成本核算法。

在笔记本电脑前,我继续讲解:

一、实际成本核算方法概述

实际成本核算方法是指,无论是明细分类核算还是总分类核算,存货的购入、发出、结存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存货收发业务较少的企业。以原材料为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具体操作。

1. 原材料购入的处理

材料已验收入库且已收到的情形,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材料未入库但已收到的情形,我们需要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待材料入库后,再根据进行正常入账。

2. 原材料发出时的计价方法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的收发频繁程度及其贵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二、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核算法则是另一种核算方法,无论明细分类核算还是总分类核算,存货的购入、发出、结存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此方法适用于那些材料收发业务频繁且计划成本资料完善、准确的企业。

以原材料为例,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法时,不论材料是否验收入库,都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反映企业所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 材料验收入库且已收到的情形

除了常规的会计分录外,还需结转本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可以逐笔结转,也可以月末一次结转。

2. 材料暂估入账及到来后的处理

当材料未入库但暂未收到时,需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待到来后,再根据进行正常入账,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3. 材料发出后的处理

发出材料后,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材料的计划成本为实际成本。通过公式计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会计分录中做相应处理。


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