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社会中,不少人对于年轻一代对于酒类选择的倾向抱有疑惑,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不热衷于饮用茅台等高端白酒的现象。这样的观点,曾在网上引发过广泛的讨论。
据CBNDate发布的《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报告》所揭示的数据,虽然90后和95后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军,但白酒对他们而言,更多是作为礼尚往来的赠品,而非日常饮用的饮品。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年轻人自述平时并不饮用白酒,这一情况在1831位受访者中得到了体现,其中1435人明确表示不喝。
两份关于白酒行业发展的报告——《2019年白酒行业数字化发展洞察报告》和《2020-2026年白酒制造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均指出,尽管白酒在正式场合如酒席、应酬中占据主流地位,但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白酒的比例却相对较低,仅占18%。这反映出一种现象:买的人不一定喝,喝的人也不一定买。
与白酒不同,年轻一代对于威士忌的喜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据《2021威士忌年度》显示,Z世代消费中,威士忌比茅台等白酒更受欢迎。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经过多方探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经济因素是年轻人倾向于选择威士忌而非茅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茅台酒一直在努力控制价格,希望能成为“老百姓也能消费得起”的品牌,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其依然属于“高端名酒”的范畴。
众多名酒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的高价位使得许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和部分中年人都觉得负担较重。根据汇丰银行等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现代年轻人的负债率居高不下,尤其是90后。在这种情况下,购买一瓶接近半个月工资的茅台酒自然是不现实的。
西方饮酒文化的逐渐渗透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影响。影视剧、酒吧等年轻人常接触的渠道被洋酒尤其是威士忌所占据。这种文化影响使得年轻人逐渐形成了“洋酒=高贵、时尚、交际手段”的观点。
虽然茅台等白酒品牌也在尝试通过创新如推出茅台冰淇淋、夜店鸡尾酒等来吸引年轻人,但短期内仍难以与威士忌等洋酒相抗衡。
不良的“酒桌文化”也是导致年轻人回避白酒的原因之一。过去的“酒桌文化”强调的是文人的相互敬酒与欢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逐渐变味儿,成为了与无奈的代名词。
尤其是像茅台这样的名酒,其参与的酒桌往往是年轻人想要避开的。相较之下,威士忌所带给年轻人的社交体验和品饮感受更为强烈和正面。不论是其社交属性还是品饮过程中的细品慢谈(尽管也存在不良体验),都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