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岳麓书院讲解音频

岳麓书院讲解音频

岳麓书院盛大展开《论语》研学之旅,由院长肖永明教授领航。张静 摄

在长沙岳麓书院,新学期的序幕被揭开。张静 再次摄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随着秋日的步伐在长沙缓缓迈进,一份责任与荣光也悄然落在岳麓书院新生的肩上。9月3日下午,明伦堂报告厅内,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为2017级本硕博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与新生共探《论语》的深邃之处”。此次,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襄学术盛宴。

肖永明教授深情地分享了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的厚重历史与文化积淀。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学府,它孕育了无数贤才君子。他寄语新生代学子,应承继书院传统,深入研读经典之作。在他看来,《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瑰宝,对指导知识分子的修养和治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肖教授从《论语》中的“学”字说起。在《论语》的43章中,“学”字出现了65次,承载着两种主要的解释:一为诵读、练习,二为觉悟、效仿。肖教授指出,学习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石。为人处世、理政之道,皆源于此。应与历代杰出人才为伍,借智慧之光来启迪内心。

教授还提到,学习不仅是展现给他人的行为,更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他引用古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强调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与修养。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态度,正是儒学所倡导的“为己之学”。

儒家思想中,“仁”的修养源于内心。个人应通过不断修炼,实现“仁”的内在转化。儒家持乐观态度,认为只要全心投入,“仁”的境界便可达到。

肖教授在解读《论语》时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不仅是地位的差异,更是品德的分水岭。他强调面对问题时应当反思自我而非怨天尤人。

在分享结束之际,肖永明教授诠释了他对“敬事而信”的理解。他认为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为政之道,也可用于指导个人的学习和修养。

在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之余,肖教授对新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术旅程中能够勤奋学习、不断进步。


岳麓书院讲解音频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