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商业的进步和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柜台式店堂布局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超级市场的自选式购物模式。这种开放式的销售方式不仅在大型超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小型商店也纷纷效仿,统称为超市或便民超市等。
在这一系列变革中,消费者在购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商品的价格不再是以往的整数价格,而是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字。例如99元、199元、299元,以及19.99元、199.98元等。这种定价方式在小型店铺中也颇为常见。这种定价方式被称为尾数定价法,其背后有着深远的考虑:
考虑到顾客的购物心理。商品价格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着直接联系。比如,一件进货价为260元的商品,零售商可以选择定价为299元或310元。顾客往往更容易被299元的定价所吸引,认为这个价格更为亲民,从而产生购买欲望。而如果定价为310元,即使产品质量相同,价格稍高的因素也可能让顾客犹豫不决。尾数定价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以更吸引人的价格吸引更多顾客的注意。
尾数定价法给顾客一种商家认真负责的印象。当顾客看到带有小数部分的价格时,会认为商家在定价时非常认真、负责,计算得非常准确,没有随意加价。虽然每件商品少赚了几分几毛钱,但由于顾客购买的数量多,最终实现了薄利多销的效果,商家依然能够盈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支付功能的普及使得尾数定价法的优势更加明显。在计划经济时期,定价方式相对单一,市场竞争也不如现在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和竞争的加剧,尾数定价法应运而生。虽然初期人们需要到银行兑换零钱以便找零,但现在有了手机支付,找零的麻烦已经不复存在。扫码支付成为主流,大大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小型便利店,都普遍采用了扫码收款的方式,大大减少了现金交易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