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十分钟》原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生动描绘学生课余生活的课文。此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学生们下课后,在课间十分钟的快乐时光中参与的各种活动,如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等,还提到了跳皮筋、跳绳、踢毽子和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这篇课文的导读部分鼓励学生们去想象和体会文章中描述的欢乐校园生活场景。
在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间十分钟》已不再出现。众多教师表示理解这一变动,因为现今小学生的真实课间生活中,许多课文中描述的活动场景已经逐渐消失。在上个世纪,小学生的课间生活丰富多彩,而如今,由于多种原因,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课间活动,常常具有以下特点:它们通常是性活动,如丢沙包和跳皮筋,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增进友谊,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这些游戏常常伴随着充满童真童趣的歌谣,如跳皮筋时哼唱的《马兰花》,这些歌谣既朗朗上口又富有正能量。学生们拥有自主玩耍的时间,可以在下课铃响后尽情玩耍,直到上课铃响才返室。
现今的课间十分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安全教育的过度谨慎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方式,使得一些原本常见的活动如爬竿等被视为高风险;二是教学压力侵占了课间时间,导致学生连基本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保证;三是学校基建设施的不合理,无法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四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失去了进行课间活动的兴致。
如今的课间十分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场景: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补觉,有的打闹,有的自娱自乐地玩着铅笔橡皮,有的女生慢悠悠地去厕所。这些场景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并改进课间设计,以更好地符合孩子们的天性及成长需求。我们期待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的欢笑再次响彻校园。
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您有何看法?让我们一起参与讨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课间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