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强化安全教育和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始终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关键环节。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这两大措施,如同双翼,缺一不可。在实施过程中,不少人对于安全技术交底的实质内容存在误解,误将安全教育的普遍内容作为交底的重点,导致交底效果大打折扣,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作用。
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一线管理和作业人员对特定作业的技术细节、操作流程及安全要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有助于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交底内容需包含以下六个核心点:
一、交底人员组成
安全技术交底应由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技术人员负责阐述作业方法及技术要点,如基坑开挖中的方法、支护和料渣处理等;工程人员则从实际操作层面补充关于设备站位、坡度控制和临时排水等细节;而安全管理人员则需对前述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包括临边防护、劳保用品使用、设备操作安全要点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二、被交底人员范畴
安全技术交底的受众应包括作业内容的监督管理人员以及直接作业人员。
三、交底内容要求
交底内容需详尽且准确,涉及作业的技术方法、工程步骤的技术要求、各步骤的安全操作要点和其他安全作业要求。每一项内容都需有明确的描述和指代,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四、交底频次安排
每个新的作业项目开始前都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除此之外,生产单位应根据作业内容的危险性自行安排额外的交底,但至少应保证每项作业至少进行一次交底。
五、交底形式选择
为确保交底的效率和效果,最好在配备大屏幕的会议室进行,以便于详细讲解。应避免在班前会或简单的班前喊话等短暂场合进行交底,因为这些场合时间有限,无法完整传达所有的交底内容。
六、交底签字确认
所有参与交底的人员都应在交底结束后签字确认,以证明他们参与了交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技术交底的纸质文件上必须有交底方和被交底方安全负责人的签字,以确保其法律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