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会计的范畴内,我们常常需要精确地评估和追踪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消耗与标准金额之间的差异。这个总差异是反映公司运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进行详细的差异分析时,我们又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深入的分解。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对应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距。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差异,我们需进一步细化。
(一)耗费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这是反映实际费用与预期费用之间差距的重要指标。
具体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二)能量差异则体现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这主要反映了因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而产生的损失。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计算方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 依据标准成本计算得出的固定制造费用。
【采用划线描点的方法,从总差异中逐步减去各部分差异】二差异分析法,帮助我们更细致地了解固定制造费用的构成。
在二差异分析的基础上,三差异分析法进一步将能量差异细分为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一)耗费差异的计算公式为:耗费差异 = 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 - 预算中按照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
这也可以理解为实际费用与预期中以生产能量为基准的费用之间的差距。
(二)闲置能量差异反映了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而导致的损失。其计算公式为:闲置能量差异 = 生产能量乘以标准分配率减去实际工时乘以标准分配率。
换句话说,它衡量的是(生产能量-实际工时)所带来的损失。
(三)效率差异则是反映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差距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减去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再乘以标准分配率。
它表明了当实际工时偏离了标准工时时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在综合运用这三种差异分析方法时,我们可以通过①-②、②-③和③-④的运算,更全面地了解固定制造费用的构成及其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