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物流进行分类

2025-04-2104:00:28精选资讯0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循环取货这一物流配送模式,这只是制造行业中众多配送模式的一种。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包括循环取货在内的其他几种配送模式,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模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经过对各个行业物流模式的应用情况的分析总结,主要的物流配送模式包括:发货、看板补货、循环取货(Milk run)、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直送上线(JIT/JIS)、台套配送等。从大的方向来看,这些模式可以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类型。推式主要是根据中心的物流计划将物料主动配送到车间或装配线;拉式则是根据车间装配线的实际需求来拉动物料的配送。

接下来,我们逐一了解这些物流模式。

发货是一种推式的物流模式,根据主生产计划计算车间物料需求,定期从仓库配送到车间。其优点在于管理简单、操作便捷,但缺点在于不考虑车间装配线的实际情况,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尽管这种物流模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逐渐淘汰,但在某些特定物料分析场景下仍具有应用价值。

看板补货是一种拉式的物流模式,在车间或装配线边设置物料存储区域,通过设定最高库存和最低库存水平,当库存低于某一水平时,通过看板拉动实现补货。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库存水平,并根据需求进行拉动。目前主要适用于小体积的通用性物料。

循环取货(Milk run)是一种优化物流网络的方式,通过制造商或第三方物流公司按照确定的路线、频次和时间窗到供应商处依次取货,然后汇集配送到区域中心或总装配企业车间。这种模式不仅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还能有效降低库存水平和减少空车的浪费。其特点在于“小批量、多频次、确定的时间窗”,并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物流等行业。

VMI模式则是由供应商完全管理物料的库存,根据与制造商的信息共享主动配送到工厂车间。这种模式追求降低库存水平和及时配送,但对企业的应用要求较高,需要高度的信任机制和信息化水平。

直送上线是根据车间装配线的需求,从供应商或配送中心直接将物料配送到装配线的工位。这种模式下,JIT和JIS两种模式相结合,既保证及时配送又确保物料顺序的准确性。其优点在于降低库存水平、提高流通速度等,但要求企业对物料的质量和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台套配送是在直送上线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工位为中心进行物料配送。这种模式效率更高,与装配线的需求更加吻合,但成本投入较大。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零部件等行业。

这六种物流模式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或哪几种模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物料的分类。对于库存生产(MTS),由于生产计划相对稳定,可以选择包括推式在内的多种物流配送模式;而对于按单生产(MTO、ATO、ETO),由于生产计划受需求波动影响较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拉式物流配送模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