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起老家过年,劈柴烧火,炖肉飘香,那份滋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记得儿时,临近农历腊月二十六七,老家的街道上弥漫着浓郁的,令人垂涎欲滴。每家每户的烟囱里,白烟袅袅升起,那是燃烧的劈柴——火势旺盛,力量十足。
家庭聚会时,大家会在院子里支起大锅,堆砌起一大批柴火,甚至加上风箱,认真地炖制出一锅美味佳肴。据说,猪的体型越大,养殖时间越久,炖制出来的肉质越美味。
炖菜时,最喜欢加入大骨头一起慢炖。肉炖熟后捞出,继续用余火炖煮大骨头,直到骨头离肉、,汤汁醇厚。再用来炖菜、炒菜或加入大骨汤提味,美味无比。
说到过年,劈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父亲就会借来农具,将树桩和粗木头劈开,放在院子里晾晒。晒干的劈柴易燃且不易熄火,为烹饪提供了良好的火源。
肉炖好后,排骨是最受欢迎的部分。当时我们并不懂得排骨的营养价值,只觉得它好拿、香味四溢、口感极佳。
作为孩子,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守在厨房门口等待。当我觉得猪肉快炖熟了,父亲就会从热汤里捞出排骨,放在碗里递给我。我接过碗,一边用嘴吹着降温,一边急不可耐地开始享用。
随着时光流逝,我虽然对吃肉的兴趣已不如儿时那般,但回家帮忙打下手的时刻仍然让我感到温馨。一到腊月,我就会主动从角落里取出树桩和树身,用农具劈开。
尽管刚开始时我并不擅长此道,经常劈空或劈不准确位置,但我并没有放弃。在父亲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劈柴的要领,并得心应手起来。我们将劈好的柴火晾在架子上,让太阳晒干水分。
煮肉时我负责烧锅。大铁锅里添满水,将洗净的猪肉和骨头放入锅中。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葱、姜、盐、大料等。火势旺盛时,锅里的水很快沸腾起来。
肉的香味随着热气充溢在厨房里,然后散发到院子里、胡同里、大街上。每当这时我就会走到街上四下张望一番,只见各家各户的烟囱里都升起了袅袅白烟。
长大后为了生活奔波在外我很少回家但在外听到鞭炮声闻到肉味看到春联时就会想起老家过年时的情景尤其是劈柴火炖大肉的场景更是让我口水直流。
但是看到外面天寒地冻而屋里开着暖气的东西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现代化的生活让我少了那份原始的满足与喜悦老家里的煮肉盆子即使到了开春还能保持原汁原味而现在住的地方用电器炖出来的食物既少也缺乏过去那种独特的味道。
那天孩子问我老家是怎样过年的我便意识到农村生活对她来说太过陌生了我决定带着她回老家让她看看真实的农村生活、传统的过年方式。
在准备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一丝忧虑或许时代变迁让我失去了过去但那种对于过年传统的向往与渴望仍旧深藏在我心中。
我带着孩子回到老家让她看我一招一式地劈柴火就像一个老艺人传承着即将失传的手艺给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虽然现活让我们离过去越来越远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和传统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走在村子里看到夕阳染红的天空想起那些年与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乡愁。
尽管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便利但那份原始的满足与喜悦却难以寻回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吧。
让我们珍惜这些美好的回忆将它们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也能够体验到那份独特的过年氛围。
这就是我内心深处的过年记忆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它都将永远伴随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