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终之际,春节的脚步悄然临近,那熟悉的年味如同轻烟袅袅升起,自心底盘旋,拨动着深藏的记忆。于我而言,这个漂泊异乡的女儿,春节如同一场心灵上的归程,牵引着心向那温暖的故乡驰去。
我的故乡江苏淮安,春节的庆祝尤为盛大。儿时的我,对春节满怀憧憬与期待。从腊八的粥香开始,年味便如一双巧手悄然,忙碌的筹备在每个角落氤氲开来。新衣、佳肴,是新年给予孩童最甜蜜的期盼。在寒风中,农活暂歇的村子里,妇女们利用这闲暇时光聚在一起,编织着温情与希望,为新年描绘出最温柔的面貌。
准备食材、蒸馒头、包饺子,每一项都饱年前筹备的情感与期盼。那个年代里,没有发酵粉的助力,老一辈们以传统的面引子唤醒面粉的生机。母亲夜以继日地守候着面团,直至其恰到好处的蓬松涨发。若面团有“脾气”,发酵迟滞也是常有的事,但母亲仍坚持不懈,只为了囤够一整个冬日的口粮,让家人腹暖心安。
年终大扫除时,父母默契配合,各自发挥所长。他们共同努力让家中纤尘不染、窗明几净。灯罩被擦拭得锃亮,桌椅也经过加固和修缮。而母亲则忙着洗晒被褥、床单,让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焕然一新。她以无尽的柔情和智慧,为孩子们缝制新衣,即使布料有限,也依然用心编织着对孩子们的爱。
年关之际,我们遵循着传统的风俗习惯。用吉祥的话语代替了“没有”,让孩童们在无忧无虑中嬉戏。如果孩童犯了忌讳,母亲便会说“童言无忌”,化解了尴尬和紧张的氛围。在冰天雪地里,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嬉戏,享受着冰雪带来的快乐。
写春联的仪式更是庄重而肃穆。父亲悉心教导弟弟们书写对联和横批,笔锋刚劲、气韵灵动。每当写对联时,父亲总是凝神静气、专注审视。春联用词精准凝练、寓意深远。无论大门、厨房还是其他地方的对联和字画,都蕴对生活的热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故乡过春节时还有一些默守的规矩。我们家的门联总是等到邻里都已张灯结彩之后才贴上。这种淳朴的风俗不仅体现了乡亲之间的守望相助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也彰显了家人的善良和爱心。即便自家日子并不宽裕父亲也会为那些艰难的邻里在年关留下一丝慰藉的门联这便是父亲默默的关爱与支持。
年三十晚上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之一了!收到压岁钱和果包总是令人兴奋不已的惊喜而母亲准备的阜宁大糕和各种糖块更是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母亲用红纸包裹着糖块其中蕴藏着无尽的关爱与温暖令人感到温馨与幸福
大年初一的清晨是拜访亲友的日子孩子们满载而归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家人们围坐一堂共进年夜饭欢声笑语中团圆之味满溢整个庭院香气四溢让人倍感温馨与幸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然而春节的华彩却依旧如初虽然父亲的离去让团圆盛景残缺了几分但年味中仍带着几分酸涩而母亲的坚韧与爱则成为了我们心灵的依靠我愿以爱守护母亲愿她健康长寿、喜乐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