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东菏泽的农村,早在2016年,就有人开始尝试搭建养鸭温室大棚进行养殖。那时,露天养鸭仍是主流,而温室大棚养鸭还是个新鲜事儿。搭建一个六七百平方的温室养鸭大棚,需要投入10到20万元,这让许多农户犹豫不决,担心前期投入过大。
这种新模式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当地肉联厂和养殖户开始联营合作,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起初,这种联合养鸭模式并不多见,所以许多农户持观望态度,只有个别农户敢于尝试。
参与合作养鸭的农户需要提供养鸭场地。当时,由于耕地养殖管理尚不严格,农户们便临时将自家的耕地作为养鸭场地。如今,这一操作需要经过申请审批。
养殖设施设备的筹建和购买由农户自行负责。温室大棚的搭建需要水泥桩、竹竿、钢丝、保温用的棉毯和塑料布等。农户通常会将这一工作承包给专业施工队,材料加上人工费用,再加上临时住房和饲料库房,一个700平方左右的温室大棚搭建下来的费用近20万元。这对一般农户而言,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是当年许多农户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鸭的人工也由农户提供。一个鸭棚通常需要两个工人,多数是夫妻档。只有养殖大户,在搭建多个温室大棚后,才会雇佣村民帮忙养鸭。
在养殖过程中,公司提供了诸多便利。鸭苗是免费赊欠给农户的,后期在收购成品鸭时扣除鸭苗款。公司和物也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同样在回收鸭子时扣除费用。公司还提供鸭苗防疫服务,为农户的鸭苗注射。
温室大棚养鸭从鸭苗进场到出售大约需要38天。公司派大货车回收成品鸭,农户无需动手,装车运输和卸车都由公司负责。鸭子被送往肉联厂屠宰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价格。养殖户与公司财务结算后,就能获得自己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