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提问:
在期间上网课,我有了更多时间思考人生,深刻认识到自己以前存在许多缺点和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敢承担责任、自负且自卑情绪交织,遇事常常逃避并从别人身上找责任。我想改变这种状况,但二十多年的性格形成让我对如何改变感到迷茫。
以下是曹怀宁的建议:
要了解性格的形成过程。我们的性格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为了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境遇逐渐形成的。在你意识到它的不好之前,它可能在某些时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当你遇到问题时倾向于从别人身上找责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的自尊,避免因自我否定而受到强烈攻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好的行为模式,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它背后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性格的形成,我们需要回顾自己的成长环境。如果你的家庭常常打击你的自尊和能力感,一做错事就受到批评,那么你可能会形成这种自我保护性的行为模式。要改变这种模式,你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合理对待和评价你行为的环境。例如,你可以结交一些理性的朋友,在他们面前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当你发现承认错误并不会受到否定和鄙视,而是得到客观对待甚至赞赏时,你的新行为模式就有可能逐渐巩固。
记住,性格和行为模式都有其存在的背景和原因。在寻求改变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它们的由来。盲目地追求改变可能只会让我们感到事倍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