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自我评价五个维度

自我评价五个维度

一、名词解释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自我觉知时所展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詹姆斯提出的理论中指出,自我意识包含“主我”与“客我”的对立部分,其中主我代表主观的我,客我代表客观的我。个体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构成。

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与评价,建立在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某种判断。

自我体验是一种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对客观我的态度。

自我概念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涵盖了对自己各方面认识和信念的集合。

自我图式是以信息加工观来看待自我概念,是一套和指导与自我相关信息的自我信念。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是由其内在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个认知结构即被称为图式,而自我图式则是对自我结构的认知。

自我觉知是当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巴斯将其分为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前者关注个体内部特征和感受,后者关注外在方面。

希金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个体觉知的自我概念包含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是自己和他人希望自己在理想状态下成为的人;应该自我是自己和他人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人;现实自我是自己现在的实际状况。

自尊是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关乎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自我提升是个体以有利于正面评价自己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是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自我效能是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班杜拉认为这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

自我表演或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自我障碍是人们为预期失败准备的理由和解释的行为策略。

自我检控是通过观察他人表现来决定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评价五个维度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