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多方调研与深入了解,现在对装配式建筑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装配式的造价高昂,进度缓慢,施工困难,无非是多花一些钱而已,但结构安全隐患却是关乎人命的大事。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连接锚固技术存在致命缺陷,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以绿色建筑和创新的名义盲目强制推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做法值得商榷。一些业内人士无视当前现浇混凝土的先进适用性,甚至将混凝土现浇视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认为混凝土现浇才能发挥其独特优势,确保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这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相比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拥有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和无可比拟的优点。
混凝土是一种在常温条件下从液态转化为固态时产生高强度的独特材料。它的转化过程是不可逆的。与钢铁不同,混凝土不能熔化成液态,也不能像钢构件那样通过焊接熔合成一体。混凝土主要有预制和现浇两种施工方式。
预制方式是在工厂里预先制作混凝土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连接,形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现浇方式则是在施工现场直接将混凝土浇注入模成型,形成整体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主要优点包括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以及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等。
北京住宅副总工程师金鸿祥强调,混凝土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化过程确保了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他认为,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混凝土在施工现场浇筑成型才能真正发挥其独特优势。与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混凝土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领域。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整体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钢筋套筒灌浆等方式实现。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是薄弱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安全隐患。由于现场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以及工人技术水平的问题,质量无法保证。构件连接部位的连接及防水、保温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技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