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之道,管理为先——岚山一中秦海涛老师班级管理经验分享
我是秦海涛,现任岚山一中高一8班的班。自今年夏天从五莲中学调入岚山一中已有半年时光。这半年来,我全心投入班级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做法。
在班工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四点,可概括为四句话:先管后理,目标引领,家校携手共助成长。
一、先管后理:严明纪律,培养习惯
管理班级、引导学生是抓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我始终强调,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高一军训第一天,我在家长会和班会上的主题就是:服从与执行。
我清楚告诉学生和家长,高中期间,无条件服从校规校纪,不折不扣地执行是基本要求。没有服从力和执行力,班级就会陷入混乱。我的“服从与执行”要求,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让学生产生“畏敬”感——先畏后敬。从领取军训物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开始,我就践行这一要求。我会单独留下家长解释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管”这一步,我有着很大的私心——管住了高一学生,我就可以更省心,不用围绕宿舍、餐厅和教室转,班级卫生和秩序就能有保障,我就可以抽出更多时间研究学生和教学工作。
我们明白单纯的“严管”并不够——它需要与“宽爱”相结合。我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也会偶尔幽默一下,展示我的温度。
通过先“管”,让学生明白号令、规矩、秩序、守则、底线的意义。经过一个学期的持续努力,可以看到效果:我班学生在校园里不再乱扔垃圾,无人穿奇装异服、化妆、留怪异发型,也没有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的现象,更是杜绝了打架斗殴、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行为。
二、后理:文化熏陶,培育品质
我教语文课,这或许是先天性优势。每当晚自习放学前的5—10分钟,我都会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一篇关于感恩或励志或富有哲理性的小文章。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我领着学生认真学习了《慎独的意义》《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等文章;为了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带领他们学习毛竹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共同学习《妈妈没了,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做完了》等文章。我也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灌输“责任、担当、自律、竭尽全力”的思想,引导他们付诸行动。通过这些感恩、励志的学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三、目标引领:树立目标促成绩提升
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高中的学习以及高考都比较茫然。基于此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人生的明确目标和高考目标这是实现学业成就的不竭动力源泉之一我为此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高一班级中的赵某杰同学曾经对学习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通过与他谈话帮助他制定了一个单元检测的班级奋斗目标从此他像换了个人似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后来我又引导他制定了自己的大学奋斗目标与高一下期末的奋斗目标逐步跟进和激发他自我提升的欲望。这样的引导和教育不仅能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明确他们的未来规划提高学业成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有目标导向的重要结果四家校携手:共育英才共享教育之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孩子的过程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支持。”确实如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必须重视家校协同配合我对家长们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类例如家长们普遍学历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存在困惑特殊家庭的孩子可能存在自卑情绪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二胎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加强了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借助微信家长群定期分享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并在家长会上与家长们面对面交流提出要求和建议例如家校勤沟通家长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孩子在学校在家都应保持一致的表现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达到一致性同时我也鼓励家长们积极宣传我们的学校增强孩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各位领导同事班工作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则唯有用心经营同时我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以适应新的环境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场全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以实际行动不断助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亦完成了对教育初心的实践共同构建美好的教育生态以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助力孩子们的未来之路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