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有情于鸟,常被传颂。
在古人眼中,鸟儿的鸣声悠扬、身姿矫健,不仅是自然的精灵,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诸如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屈原的“鸷鸟之不群兮”,都是寄托了深深的情感。而今我们所说的诗人,更是有情于燕,情深至此,其诗词中几乎都有燕子的身影。
提及燕子,就不得不提那位北宋婉约词风的开创者,人称“宰相词人”的晏殊。他爱燕如命,其笔下的燕子,敏捷机灵、灵动活泼,皆为传世之作。
晏殊的词中,常以燕子自喻,如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道出了花的凋落、春的消逝虽是自然规律,但仍有令人欣慰的希望在。又如他的《破阵子·春景》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生机勃勃。
他的另一首《采桑子》中,“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写出了燕子穿帘而过的生动景象,仿佛是给帘内的人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而在《踏莎行·细草愁烟》中,“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去”,则以海燕的,衬托出深院的静谧和人的孤独。
晏殊的词中充满了对燕子的深情描绘,也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的词作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从燕子的角度出发,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又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古人的情感世界中,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自然的赠礼,更是情感的寄托。而晏殊,更是以他的词作,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