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游览山东博物馆,深感其历史文化的厚重:
一、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从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距今约7500至8500年)开始,人类文明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刀光剑影等种种情感与事件,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又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消逝,如同未曾发生过一般。偶尔某个印迹、某件器物得以留存下来,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向我们述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和场景。例如,镇馆之宝颂簋便记录了周王任命颂人担任宫殿建造的故事,颂人感恩周王并特制簋以示纪念。
观览颂簋,我不禁感叹时间的伟大。无论是君是平民,都是时间长河中的一员,最终都将化为尘土,回归自然。或许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过客,我们只需做好的繁衍与传承,扮演好生命赋予我们的角色。大多数人如尘埃般渺小,但正是这些微小的存在构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历史长河中,人类本性不变。人们总是趋利避害,心境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美好的事物总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愉悦与满足。陶杯盛美酒、方鼎烹佳肴,满足人们的味觉享受;铜钟、石罄的美妙声音悦耳动听;华丽的服饰和精美的器物则让人赏心悦目。一代代的人们追求并享受着这些美好的稀缺事物,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美好的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与满足。
三、优秀的物品如同流动的河水,有能力者得之而暂为保管;无能力者则失去之而归于他人。颂簋历经多次转手,曾经的保管者都是当时的或富商巨贾,他们都曾试图将此器物代代相传作为家族的象征。宋高宗赵构的葵花扇面却历经二百年流转后被元朝的鲁国长公主收藏。这把扇面不仅画工精美,而且蕴深情的题诗。此扇面后归明朝的鲁王朱檀收藏,朱檀去世后随其葬入墓中,如今归山东博物馆收藏。
四、具有力的佛像总是散发出温和喜悦的气息。蝉冠萨像的冠顶刻有蝉的图案,象征着佛教中的重生观念。这种温和喜悦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与温暖,更让人愿意接近佛像并倾诉祈福。佛像的接纳与期许让人们感到心灵的慰藉。同样地,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者也是他人的佛。我们应该以温和喜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与他人,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在山东博物馆的参观中,我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留存下来的器物与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今天理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媒介。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文化遗产传承我们的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