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联合教育新闻网发布了新闻,作者:任平。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特地印发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核心目标在于更好地发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在社会服务与监管支撑方面的作用,旨在保障家长、学生以及各方的合法权益。
《办法》详细阐述了全国平台的定位和功能。该平台是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网络,通过一个官方网站和家长端APP、机构端APP以及管理端APP三个端口,为校外培训的全程监管和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平台允许家长学生通过在线选课、支付、退费、评价和投诉等功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训机构可以按照要求和技术标准直接接入或系统接入全国平台,展示和销售相关课程和服务。主管部门还可以依赖全国平台进行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和执法监督等工作,提高校外培训的数字化监管水平。
《办法》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全国平台的建设优化和运行维护,完善相关和配套文件,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省、市、县的主管部门则负责本区域内全国平台的推广应用,将本区域内的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平台的全程监管之中。银行等资金监管机构和相关应用方需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适配全国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办法》还构建了分级服务保障体系。全国平台设立了专业的服务团队,负责统筹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并定期相关培训,处理各级各类用户的技术接入等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需提供相应的人员服务,负责本区域外的培训解读、培训机构管理和家长学生应用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培训机构也需提供专门的客服服务。各相关方需负责各自所涉内容的服务保障,共同提高全国平台的服务保障水平。
根据《办法》,相关部门将依托全国平台与资金监管机构合作,落实资金监管要求,建立培训机构的信用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校外培训的智能化监管新场景,提高监管效率。所有相关主体及关联方需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严格履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依法依规使用相关数据,确保信息安全。
《办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公益方式支持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所需的资源、技术和服务,以提高校外培训监管服务效率,并持续支持“双减”的深入实施。这一举措旨在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为教育和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