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RAID0技术及其应用
大家好,我是来自兼容机之家的技术小牛。
近期,技嘉在其顶级的B550 AORUS MASTER主板上进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PCIe4.0固态阵列测试。这款主板支持三个PCIe4.0的M.2固态硬盘,因此进行了以三块PCIe4.0固态硬盘组建RAID0的读写测试。
我们知道,常见的PCIe3.0x4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大约在2500MB/s至3500MB/s之间。当B550主板搭载的PCIe4.0技术投入使用时,PCIe4.0x4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可以飙升至5000MB/s。
这次技嘉的测试结果令人惊叹。三块PCIe4.0x4固态硬盘组成的RAID0阵列,顺序读取速度高达12490MB/s,顺序写入速度更是达到12724MB/s。这一速度几乎是普通机械硬盘的百倍,是SATA固态硬盘的二十倍,甚至与DDR3单通道内存的读写速度相当,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这种由三块固态硬盘构成的RAID0阵列究竟实现了怎样的高效读写利用率呢?它有没有给我们传递出关于RAID0技术的一些信息呢?
虽然RAID0技术在提高I/O性能方面效果显著,但它却牺牲了磁盘的可靠性这一重要特性。这与传统RAID技术的初衷相悖,传统RAID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磁盘的可靠性。RAID0却完全专注于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
那么,RAID0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构成RAID0阵列的硬盘被逻辑地组合在一起,实际上是由多块物理硬盘共同构成。当向这个逻辑盘中写入文件时,RAID0的算将文件分成多份,分别写入到不同的物理硬盘中。这样,多块硬盘同时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了极高的读写速度。
RAID0技术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读写速度大幅提升的硬盘的故障率也在成倍增加。如果RAID0阵列中的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那么所有数据都将面临损失的风险,无法恢复。虽然RAID0技术能带来惊人的读写性能提升,但其高风险性也使得它更适合用于存储游戏、应用程序等文件,而不适用于存储重要数据。
RAID0技术是一种为了追求极高读写性能而牺牲了磁盘可靠性的技术。各位电脑爱好者在应用此技术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切勿因追求一时的速度快而忽视了数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