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劲松的画作中,融入了许多方言词汇与生动的描绘,让人印象深刻。其中,“笼”这一词汇,在方言中意指穿的动作,如“你还不赶紧笼起羽绒服?”这样的表达富有生活气息。
“打摆子”在方言中形容打抖、瑟瑟发抖的状态,让人立刻联想到寒冷的冬日里冻得瑟瑟发抖的情景。“绷起”一词,除了本意张紧、拉紧之外,在方言中还含有不懂装懂、关系不友好的意味,如“你不要和我绷起哦,我要翻脸”。
说到“鼓丁”,这是形容衣服穿得过于紧绷的现象。成都刚下过秋雨,朋友圈便热闹起来,有人调侃自己冷得打摆子,手脚冰冷。这时候,总会想起老妈的叮嘱:“降温了,快把棉毛裤穿上。”
棉毛裤,对于四川人来说,是亲切的称呼。它不仅仅是裤子,更是对寒冷天气的防备。其实,潮人最爱的打,本质上也是棉毛裤的一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那时的秋裤始祖是欧洲宫廷中贵族所穿的马裤。随着时代的变迁,棉毛裤的样式也在不断地演变。
南方人尤其喜欢棉毛裤,因为南方没有暖气,棉毛裤就成了秋冬必备的御寒宝贝。曾经,棉毛裤质地不纯,容易起静电,让人苦不堪言。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棉毛裤越来越薄、越来越贴身。回想起一次冬天穿单裤到北京出差的经历,寒风刺骨,才深刻体会到穿上棉毛裤的重要性。
虽然棉毛裤是许多人童年的阴影,但它是妈妈们的关心与爱护的体现。除此之外,还有毛裤、暖宝宝、热水袋和电热毯等冬日必备品。愿大家冬日温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