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咱们来聊聊这个成语“月黑风高”,一听到这个词,就让人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险恶的环境,仿佛置身于漆黑一片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让人心生恐惧。想象一历三十或初一的夜晚,没有月亮,再有点雾霾,周围一片漆黑,连一颗星星都看不到。这样的夜晚本身就让人感到害怕。古人也感受到了这种氛围,比如王昌龄的诗中就有“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除了夜晚漆黑让人害怕外,“风高”则是风很大,仿佛一瞬间被卷入狂风之中,杜甫的诗中也有描述:“晚秋岳增翠,风高湖涌波”。前不久北京的大风,让颐和园的昆明湖波浪滔天,仿佛真的有了大海的感觉。这种天气要是着火了,很难施救。而当这两种天气相遇时,那种压抑感更让人觉得事情要发生似的。人们常说“月黑夜,风高放火天”,这句话背后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据说欧阳修和朋友喝酒时,为了助兴玩了个酒令游戏。他们要求每人作两句诗,内容得关于犯较重的责。其中有个人随口两句“月黑夜,风高放火天”,和放火都属于犯流刑和死刑的重。轮到欧阳修时,他淡定地说:“酒粘衫袖重,花压帽檐偏。”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喝酒喝大了和与缠绵的场景。大家听后都糊涂了,觉得这与酒令的主题不符。欧阳修笑着解释说:“酒能壮胆,色胆包天,在这种情境下犯重轻而易举。”众人听后大笑并称赞。
月黑风高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在影视作品中,坏人作案时总喜欢选择这样的天气背景,为这个成语赋予了更深的含义。有句老话叫“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说的是贼在刮大风时作案更不易被人察觉。如果是大月亮的晚上或者下雪的时候,那就很容易留下痕迹或者被人追踪了。“月黑风高”这个词让人不禁想起那些电影里的紧张气氛和复杂故事背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