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草种子多少钱一斤

2025-03-2204:02:18精选资讯3

在蛇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上海五角场街道的“种花爷爷”朱忠德成为了首位场外连线报幕员。这位热爱养花的老人,以昙花为伴,多年来一直与街坊邻居分享花的喜悦。

朱忠德爷爷今年已85岁高龄,一直以来对养花情有独钟,尤其是昙花。他的生活里,除了与花为伍,也乐于与大家分享养花的经验和喜悦。几年前,为了实现爷爷让昙花越冬并让更多人的看到昙花开放的愿望,在街道、社区、社区公益达人、社区规划师团队及相关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梦想小院应运而生。

如今,“种花爷爷”朱忠德与街坊邻居们一起现身春晚镜头之下,身后可见社区规划师刘悦来的身影。澎湃新闻近日采访了刘悦来,听他分享与这座梦想小院的故事。

五年前的某个散步时刻,刘悦来在小区门口偶遇几盆昙花和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今晚8点开”。自此,他每天八点都会来此等待昙花的开放,与朱忠德爷爷聊天,了解他的过去。朱忠德曾是上海歌舞团的打击乐手,养花成为他最大的爱好。他每年冬天都要将昙花从杨浦运到浦东老宅越冬,这一习惯持续到快满80岁。随着年纪增长,他希望社区里有一个暖房供昙花过冬。

在杨浦区国顺路的小区里,朱忠德的昙花吸引了众多驻足观赏的人。他会讲解昙花的习性和种花经验,并分发花苗。昙花被固定在支架上,放在树下既能遮阳挡风又能保湿。社区及公益资源支持下,社区规划师团队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师生们共同设计并参与了梦想小院的建设。

如今,梦想小院已成为社区花园。刘悦来表示,朱忠德还有一个梦想——在五角场下沉广场举办昙花展览。与此街道正在寻找更多像“种花爷爷”这样的市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梦想小院”项目具有生长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空间利用与生产方式。

刘悦来认为,“种花爷爷”的故事是社区花园中公共性和公共精神的体现。昙花从私人阳台“溢出”到小区公共空间,形成了居民自发参与、共同维护的“柔性边界”。空间上,它超越了私人性或性质,具有更广泛的开放性。这种物理空间属性的转变也带来了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联结效果,甚至能以柔性的方式消解矛盾。

刘悦来倡导的社区花园与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重建附近”理念相符。他参与了项飙的节目,分享创建社区花园的历程。在他看来,自然正是重建附近、看见陌生人的重要把手。社区花园的建造遵循某种植物逻辑,会自己找到缝隙,形成一个生态。

刘悦来参与发起了“四叶草堂”,带领团队和居民进行社区营造,实现“归园田居”的梦想。他们已经在上海不同类型社区营造了超过300处社区花园。这些花园中,约80%的项目采用参与式规划,由社区志愿者参与建设。也有大型社区花园,例如五角场街道的创智农园。

根据刘悦来和团队的初步研究统计,在上海中心城区,居民在阳台种植绿化的比例约为20%,小区地面种花种菜也很常见。他希望召集更多的人像“种花爷爷”这样的养花人,去掉了围墙或围栏后共同建造公共花园。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生产、自我成长并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这种自然疗愈性也在社区花园营建过程中得到了体现通过问卷评估和观察发现大多数参与者认为社区花园对心理疗愈有很大帮助能够缓解压力促进人际交往互动植物的疗愈力在期间更是凸显了其现实意义种子孵化器成为了人们交流的空间媒介让参与者感受到了社区的韧性和温暖人与人之间通过种子接力形成了一个充满爱的社会网络正如刘悦来所说:“我们想要努力像‘朴门永续’那样设计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对环境资源和生命的态度。”如今社区花园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人与食物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生长与延伸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