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的端午节”系列活动。志愿者们深入各个班级,引导学生们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并教授他们如何包粽子,以此传承的传统文化。摄影记者翟慧勇记录下了这一生动的场景(影像)。
端午节,一个粽香飘溢的节日。关于粽子的小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植物叶子包裹食物原料,采用“石烹法”烹制成熟,这就是粽子的雏形。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用植物叶子包裹黍米成牛角状,以替代黄牛作为祭品,于是最早的粽子——“角黍”便应运而生。经过历史的沉淀,粽子逐渐成为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粽子为什么常常呈现四角状呢?从工艺角度来说,包成四角状是为了在有限的体积内加入更多馅料,让外观更加饱满。在包裹的过程中,其中一个角会留有空隙,以便糯米在蒸煮过程中膨胀。因其独特的外观和精巧的工艺,四角粽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至于粽子的馅料,为什么多用糯米呢?这主要是因为糯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1、B2,营养价值较高。而且,糯米的黏性强、口感软糯,能够很好地包裹其他食材,不易变形。
至于粽子的烹饪方法,现代家庭普遍使用高压锅,大约煮1小时即可。传统的煮粽方法则更为复杂。以嘉兴粽子为例,需要在铁锅中用大火烧开,然后转为小火煮两个小时,最后焖一个小时。这其中,连水都有讲究,要用嘉兴古运河的水,柴火也要是桑柴,以保证火候适中。
各地的粽子都有其独特之处。北京的粽子个大斜四角或三角形,以红枣和豆沙为馅;广东的粽子则小而精致,以咸肉粽为主打;云南的少数地区还有特色的竹筒粽;而嘉兴粽子则是江浙沪地区的代表。
至于新式粽子,“新”主要体现在馅料和工艺上。现代粽子的馅料已经从传统食材扩展到菌菇、巧克力、水果、坚果等更多种类。工艺方面,也出现了像水晶粽这样的“类粽子”产品。未来,健康轻食类和高颜值的粽子将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
(本文内容整理自对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炜的采访)
版式设计:张芳曼
日报 2020年6月25日第6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