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峨眉山月歌》

2025-03-0902:20:07精选资讯3

李白·峨眉山月歌

秋夜,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明月,那澄澈的青衣江水流淌,映照着月影。在这美好的时刻,我夜发清溪,向着三峡驶去。心中的思念之情难以割舍,思君不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而去渝州。

峨眉山,巍峨耸立,秋月半轮,照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平羌江,即青衣江,流淌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汇入岷江。在这迷人的夜晚,江面上的月影随水流去,美景如画。

我的夜航之旅从清溪驿开始,那里是四川犍为的一站。离开清溪,我直向三峡驶去,那里的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如诗如画。君不见我,但我心随江水流向渝州。

这首诗是李白开元十三年出蜀途中所作,意境明朗,语言自然。整首诗意境优美,流畅自然,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中的五个地名巧妙地串联起诗人的行程,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外,诗人通过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如峨眉山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本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易受限,但此诗却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在短短二十八个字现了五个地名,却不显得重复。诗境中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山月这一象征无处不在。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虚用与实用相结合,使得诗歌自然入妙。

参考资料:

1. 熊礼汇著《李白诗》,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2. 詹福瑞等译《李白诗全译》,河北出版社,1997年,第307-308页。

3. 周啸天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75-277页。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