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新春佳节
罗隐之作
数字一二三四五,万物苏醒此日喜。
天边雁阵飞过云,水中鱼儿破冰戏。
古人以岁时为计,细分为二十四节气,首者即为“立春”,预示着春天的来临。此节日历史悠久,自千年之前流传至今。庆贺习俗颇多,戴彩胜头饰,迎春之意浓厚;造土牛之举,彰显农耕之重要;“吃春盘”之习,祈求丰收之意溢于言表。
唐时诗人多以早春为题,咏其新意。如杜审言之《早春游望》,述宦游之人心惊新物候;韩愈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春雨草景。然以“立春”为题者少,七律中杜甫夔州之作虽佳,但于我看来,罗隐此诗尤为精妙。
罗隐,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才学之士,虽十次考进士未中,但诗才横溢。其改名为隐,意在战乱中隐居池州梅根浦,自号“江东生”。此诗逢京中立春之日,正月初七所著,首句以数字始,既罕见又贴合时节,令全诗诗意盎然。
诗中万木生芽、远雁归飞、游鱼出水等意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洛夫《城春草木深》一诗中写春之新,与罗隐之作相映成趣。春天是创造与希望的季节,唯有如此富有创意的诗作,才能与这不断更新的春天相得益彰。
罗隐之像,苏文所绘。
春天在山间苏醒,在蒲公英的翅膀上飞舞;在桃树羞红的脸颊上绽放千子之喜。这等诗意在新诗中亦为罕见。古今诗人皆以富有创意的笔触,赞美这永无止境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