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重新联系后,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开始频繁争论,互相指责,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因为一旦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承认自己不好,而这让我感到无法接受。我们的相处变得越来越痛苦。我开始思考,这种局面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尽管表面上看,彼此的争论似乎是为了推卸责任,但我渐渐明白,这实际上是我们在争夺彼此关系中的权力和话语权。每次争执后,我都觉得自己情绪激动、很不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甚至开始害怕和她交谈,每次见面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仿佛心里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最终,我们选择了断联。在这段断联的时间里,我开始深刻反思,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才能不再在乎他人的看法,真正学会爱自己?二是,如何才能不再害怕别人的指责?
经过半个月的深思,我渐渐意识到,不管是对他人评价的在意,还是对指责的恐惧,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我无法接受自己并不完美,无法面对那些被指责的部分。
我开始提出一些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1. 为什么我会害怕被指责,而对别人贬低、否定、打击的言辞却能淡然处之?
经过思考,我发现自己之所以不怕别人贬低或者否定,是因为我能清楚地意识到对方的动机。我能够迅速识别出别人言辞中的目的,明白他们并非真的在评价我的优缺点,而是在表现某种情绪或需求。但面对指责时,我却常常无法立刻判断自己是不是像对方说的那样。如果我不确定,我便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在没有改变对方看法的情况下,自己会选择认同对方的话。
2. 别人为什么会指责我?
回忆过去,我总结出几种常见的情况,这时别人会对我指责:
当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可能会指责我,这往往与控制欲有关。
当我无意中挑战了他们的自恋心理,尤其是当他们希望自己总是处于上风时。
当他们希望通过指责我来获取优越感或存在感时。
3. 每当我回忆别人指责我的话时,脑海中会浮现哪些印象?
每次回想起别人对我指责的语言,我会不自觉地想起过去类似的情境,尤其是想起母亲对我发火时的样子。她的语气和表情常常令我感到心慌,仿佛她的批评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这种记忆让我感到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恐惧。
4. 面对别人指责时,我内心在想什么?
每当我被指责时,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像对方说的那样。对于一些我并不确定的地方,我会选择暂时认同对方的看法。但如果这种指责让我感到无法接受自己的一部分,我会感到焦虑和崩溃,甚至陷入无法自拔的情绪波动。每当我面对相似的指责时,内心的焦虑感和愤怒情绪便会被激发,甚至不由自主地反击回去。
通过反思这四个问题,我逐渐意识到,指责为什么让我如此痛苦。
指责让我难受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我常常认同了对方的看法。如果我能够不轻易认同对方的评价,那么指责就不会对我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我无法接受自己“有缺点”这一事实。当别人指责我的时候,他们似乎在告诉我:“你不好,你需要改正。”如果我认同了这种说法,自己又无法改变,我就会陷入崩溃和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那么,如何避免因指责而感到难受呢?
我开始分析那些令我感到痛苦的指责,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传递了对方的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通过语言、行为甚至表情表现出来。每一次指责,实际上都包对方的情绪——不满、愤怒、失望。对方的不满情绪投我身上,而我不自觉地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想去改变自己以避免这种指责。但真正的问题是,别人对我有什么不满,完全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关。
我一直在为别人的情绪买单,把他们的不满当成是自己的责任。每次想要改变自己,却又无法做到时,我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其实,别人如何看待我,根本不该影响到我。如果他们的不满让我感到不舒服,那么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错。
我的核心思考是: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指责,无论好坏,都与我们本身没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当别人对我不满时,我没有责任去承受这种情绪。别人投我身上的情绪,完全是他们自己的情感反应,我无需为此负责。
如何面对他人的指责?
不要过多地纠结自己是否真的像别人所说的那样,避免陷入过度自我分析。
思考对方指责你的真正目的:是想要控制你,还是表达对你的不满,或是试图从你身上获取某种优越感?
觉察别人通过语言传递给你的情绪——是愤怒、不满、嫉妒,还是其他负面情绪?弄清楚这些情绪背后的真正含义。
尝试理解对方的痛苦和需求,当他们通过指责表达情绪时,往往是由于他们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或者不满。
如果你仍然忍不住分析自己,试着做到不认同那些指责,给自己更多空间去反思,而不是立即接纳。
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别人不喜欢你并不代表你不好,也不需要因此改变。学会接受自己,所有的评价和指责,最终都不会伤害到你。
只有接受自己,才能真正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当你允许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时,那些外界的指责和评价便不再能伤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