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化学式_氯化钠化学式怎么写出来的

2025-02-0402:46:16知识经验5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3.1 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命名规则

对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名称中会在元素之间使用“化”字进行连接,如氧化铜(CuO)的命名方式。

在命名时,化学式的元素名称读取顺序是从右至左,与化学式的书写顺序相反,例如氯化钠(NaCl)。

在读取名称时,元素的原子个数会置于该元素之前,如五氧化二磷(P2O5)的命名。

3.2 含原子团化合物的命名

当化合物中含有特定的原子团时,通常不需要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而是直接使用相应的名称,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和硫酸铝[Al2(SO4)3]等。

对于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其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如氢氧化铜(Cu(HO)2)。

对于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其命名通常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至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如硝酸铜(Cu(NO3)2)。

四、依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以AmBn形式为例进行说明

4.1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Mr(AmBn) = A的相对原子质量 × m + B的相对原子质量 × n

4.2 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

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 = (A的相对原子质量 × 化学式中A的个数) : (B的相对原子质量 × 化学式中B的个数)

4.3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应用

①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化学式中该元素的个数 / 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00%

②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质量 ×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化合物的质量 = 某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以水为例进行计算

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①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 1 × 2 + 16 × 1 = 18。

② H2O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 : 1。

③ 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2) : (16 × 1) = 2 : 32 = 1 : 16。

④ 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 × 2) ÷ 18 = 11.1%。

⑤ 18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为 18g × [ (1 × 2) ÷ 18 ] × 100% = 2g。

⑥ 需要多少克水中含有2g氢元素:2g ÷ [ (1 × 2) ÷ Mr(H2O) ] = 18g。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