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怎么判断

2025-01-2815:35:24知识经验7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2. 学会设计实验以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知识导学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1~18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通过图表展示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

(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至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展示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

(2)规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3)运用“四同法”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3.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展示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

(2)规律:元素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即每周期,最高正价从+1至+7(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最低负价从-4至-1。

例证与练习(略)...

知识点 2: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详述钠、镁、铝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以及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具体内容略)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