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息浓厚,深得民心。农历七月,秋风微拂,瓜果,这一丰饶的时刻迎来了特殊的节日——中元节。这个节日,与其他热闹欢腾的节日不同,它更多地承载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是人们怀念先祖、祭奠的日子。
在传统中,生死轮回、祖先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坚信,逝去的亲人并未真正离去,他们的灵魂仍在另一个世界守护着子孙后代。每年的七月十五,都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和敬意。
在北方的广袤土地上,中元节的习俗各具特色。以山东为例,除了常见的祭祖扫墓外,还有独特的“请家仙”传统。一提到“家仙”,虽与东北的“五大家仙”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祖先灵魂的敬仰。
在山东的许多地方,每年七月十五都会举行盛大的“请家仙”仪式。一早,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丰盛的祭品,摆上香案,点燃香烛,地迎接祖先的归来。这其中的“家宴”菜品不仅讲究口感,更注重寓意。鸡鸭鱼肉自不必说,还有当地特色的糕点和水果,以示对先人的尊重和孝敬。在一些大家族中,“请家仙”仪式更会在祠堂举行,族人齐聚一堂,共同祭拜祖先,场面壮观而感人。
而在山东的其他地方,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则以扫墓和烧纸为主。人们会带着香烛、纸钱、水果等祭品前往祖先的坟前,寄托哀思。虽然有“烧纸躲七”的习俗,即某些日子不宜烧纸,但更多的是人们与先人的沟通与缅怀。
中元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一面,也有欢乐和庆祝的时刻。在祭祀之余,人们会准备美食与家人朋友共享,庆祝丰收,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谈及中元节的美食,“五谷”是不可或缺的主题。这五谷——稻、黍、稷、麦、菽,是的传统主食,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元节期间,人们会用新收获的五谷制作各种美食,以表达对土地的感恩和对丰收的喜悦。
走进山东的厨房,让我们看看如何用这五谷制作美食。首先是香甜软糯的米豆腐,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熬煮等工序制成,再加入石膏水或内酯,口感Q弹。还有香气扑鼻的黄米凉糕、营养丰富的小米海参粥、香辣过瘾的油泼面以及细腻的豆腐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