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态及相应的被动结构详解
一、十六种时态概述
1. 现在时态——体现常态行为
- 一般现在时:表示习惯性、规律性或常态发生的动作,如"am I"、"is he"、"are we"。
-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由“am/is/are + doing”构成。
2. 过去与将来时态——描绘时间流转
- 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was"或"were"。
- 过去进行时:描述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 一般将来时:预示未来某一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如"will do"或"be going to do"。
3. 完成时态——呈现动作的完成状态
- 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开始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如"have/has done"。
- 过去完成时:描述在过去某一时间点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
- 将来完成时:表示在未来某一时间点之前会完成的动作。
4. 进行时与完成进行时——体现动作的持续与进程
- 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从过去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且仍在进行中,如"have/has been doing"。
- 将来进行时与完成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与完成进行时的构成类似,分别描述未来与过去的持续动作。
二、相对应的被动结构详解
被动语态用于描述主语所受的动作或影响。在十六种时态中,被动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动作的接受者(即主语)取代了主动语态中的主语位置,同时动词要变为过去分词形式。
1. 现在被动——常用于描述当前发生的被动情况。
例如:The book is being written by him.(书正由他撰写。)
2. 过去被动——用于描述过去的被动事件。
例如:The project was completed yesterday.(项目昨天完成了。)
其他十多种时态的被动结构与此类似,主要变化在于时间词和动词形式,具体参见语法书或相关教材。
三、部分重点时态用法举例及解释
1. 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区别已在文中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