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近期举办的“阿里云CDN产品发布会”上,阿里云技术专家淮叶详细介绍了新一代传输协议QUIC及其在CDN领域的应用实践。本次分享涵盖了QUIC协议的介绍、与TCP的优势比较、应用场景,以及技术落地实践中的协议库选择、软件实现、技术架构和性能优化等方面。
在“阿里云CDN产品发布会”上,淮叶详细梳理了QUIC技术的分享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QUIC协议介绍:包括协议的诞生历史、基础特性以及与TCP的优势比较,同时阐述了QUIC适用于哪些业务场景。
- CDN QUIC技术落地实践:介绍了协议库的选择、QUIC协议的软件实现、QUIC落地技术架构,以及性能优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QUIC产品如何接入使用。
- CDN QUIC技术落地场景:主要介绍了阿里巴巴集团业务使用QUIC加速后的收益,以及背后采取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当我们访问视频网站和APP应用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性能问题,如网页加载慢、视频卡顿、网络出错等。其中,网络协议是影响关键因素之一。HTTP协议作为互联网的基石,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升级。从HTTP1.0到HTTP2的演进,虽然传输层协议始终基于TCP,但TCP的可靠传输特性和队头阻塞等问题限制了网络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UDP设计实现的可靠传输协议——QUIC协议应运而生。
QUIC协议相比TCP有以下显著优势:低连接延时、无队头阻塞、用户态拥塞控制和连接迁移等。这些优势使得QUIC在解决网络传输问题时具有显著的效果。具体而言,QUIC基于UDP无需TCP连接,可以实现在0RTT开启数据传输;由于设计上的优势,QUIC解决了队头阻塞问题,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
在CDN中实践QUIC技术时,需要考虑协议库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QUIC协议栈的实现版本,但各版本的QUIC特性支持程度不同。需要通过QUIC协议互通性测试报告来了解各协议库的QUIC特性支持程度,从而选择适合的协议库。
在技术实现上,CDN采用了两套不同的QUIC协议栈实现版本来分别支持gQUIC和IETF QUIC。为了降低QUIC传输带来的CPU资源损耗,团队还对QUIC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深入优化,包括优化SSL加密算法、降低UDP收发包的开销以及优化QUIC协议栈开销等措施。
CDN QUIC技术在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中已经实践落地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淘宝短视频业务在开启HTTP3后,客户端分片下载耗时下降了20%,播放器卡顿率也降低了10%。这些实践案例证明了CDN QUIC技术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阿里云CDN产品发布会上的分享为我们展示了QUIC技术在网络传输领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通过CDN QUIC技术的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期待更快的网络连接速度、更高的网络传输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