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物质的三态与温度的测量
1. 物质的三态
(1)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三态的特征:
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 温度
(1)温度的含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①单位:摄氏度,符号:℃。
②摄氏度的规定: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规为100℃。
3. 温度的测量
(1)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
(2)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前:应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
读数时: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考点二:汽化和液化
1.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方式
(1)汽化是物质从液态或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3)实例:湿衣服晾干、额头擦酒精降温等都是汽化现象的实例。
2. 蒸发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实例
(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3. 沸腾的定义、条件及现象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现象: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4)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 液化的定义、方法及实例
(1)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实例:烧水时壶嘴的白气、雾和霾的形成等都是液化现象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