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属于什么垃圾_粽子叶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

2024-11-1200:10:06百科知识13

前两天,肖剑和家人坐在家里吃粽子,讨论着粽子叶该归属于“其他垃圾”还是“易腐垃圾”。这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小争论,源于他们家今年底换了新型的垃圾桶——从原来的三个圆形垃圾桶,变成了一个二分类的方形垃圾桶。从那时起,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肖剑一家日常生活中讨论的热点话题。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肖剑家每个人的习惯,尤其是在九龙坡区的半山七号小区,像他们这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我儿子参与垃圾分类特别认真。”肖剑说,9岁的儿子现在是家里的“小老师”,他从学校学到了许多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且会在家里给大家讲解。他还会纠正大人的分类方式,甚至对于如何分类粽子叶的问题,他和父亲有着不同的看法。肖剑认为,粽子叶不容易腐烂,应该归为其他垃圾,而儿子则坚持认为,粽子叶是可腐烂的生物垃圾,属于厨余垃圾的一部分。

为了弄清楚谁对谁错,肖剑向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尹凌请教了这个问题。“我们家遇到垃圾分类不懂的地方,都会问她。”肖剑说。

尹凌很快就通过微信给出了答案:粽子叶属于易腐垃圾,因为它可以腐烂,是生活中常见的厨余垃圾,而捆绑粽子的绳子则应该归为其他垃圾。

尹凌还解释说,易腐垃圾通过专业设施处理后,不仅可以转化为沼气、生物柴油等能源,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得到了这个答案后,肖剑的儿子高兴地把粽子叶丢进了易腐垃圾桶,而把捆绳放到了其他垃圾桶。

生活的变化,从垃圾分类开始

肖剑表示,垃圾分类不仅让一家人更有参与感,还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改变。事实上,最开始,肖剑一家并不是小区里最早响应的家庭。“最初,家里的成年人都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不愿意参与。”肖剑回忆道。直到去年8月,小区开始推广垃圾分类,肖剑才开始有了参与的想法。

“社区工作人员宣传,儿子也经常给我们‘上课’,我们才决定试一试。”肖剑说。为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为每个家庭发放了专门的垃圾分类卡,并赠送了二分类垃圾桶和标有二维码的分类垃圾袋。

刚开始参与垃圾分类时,肖剑家人并不适应,不知道很多垃圾该如何分类。“还好有儿子这个小老师的指导,还有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提供帮助,我们才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技巧。”肖剑笑着说。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觉得这其实并不麻烦,反而很有成就感。

而且,垃圾分类不仅仅是责任,还是一项“时尚”活动。“通过垃圾分类,我们还可以赚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肖剑兴奋地说。小区内有智能垃圾投放设备,每个家庭都有专属二维码,投放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积累积分,兑换如香皂、洗手液等日常用品,既环保又实用。

小区垃圾减量,环境更美好

今年2月,半山七号小区被评为九龙坡区首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目前,小区的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超过98%,参与率达到87%,垃圾投放的准确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小区走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反馈就是,垃圾分类不仅改善了小区的环境,还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以前,小区每栋楼的楼梯间都有大垃圾桶,大家往里扔各种垃圾,清运不及时的话,常常闻到一股臭味。”居民陈利说,实施垃圾分类后,这些大垃圾桶已经不见了。

现在,半山七号小区的洋房区和高层区都合理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包括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每个区域都有多个垃圾投放点。小区的垃圾桶数量明显减少,垃圾分类的设施也更为合理。

“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垃圾桶数量减少,还有生活垃圾的整体减少。”渝州路街道办事处杜玲芝表示。以前,小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高达3至4吨,而现在每天的垃圾量只有2.5吨左右,减少了近1.5吨。

随着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进,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宜人,居民们也越来越习惯和享受这种更加环保、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