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例如:“草”是一个语素,它的意义是“草本植物”;“电灯”也是一个语素,代表“通过电能发光的装置”。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
也有两个音节的语素,如:沙发、、玻璃等。
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语素,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可以单独使用,而在“”、“人生”中则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如何判断语素?
判断语素可以通过看它是否能再分,分后是否有意义来判断。
语素的分类:
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但位置较自由。如“习、确、民”。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的、地、之”。
Part 02
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词的分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构成短语或句子,一般能独立成句。
虚词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主要表示语法关系。
(1)实词举例: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学生、书、友谊、时间”。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如“走、笑、支持、扩大”等。
(2)虚词举例: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前边,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起止、方向、处所等,如“从、向、在、把”。
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表示某种关系,如“和、而且、虽然……但是”。
(后续内容继续对各种词类进行详细解释...
(3)其他词类详解:
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如“美丽、迅速、明媚”等。形容词可以用来描述名词或代词的特性或状态。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程度、方式等。如“经常、十分、突然”等。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起指代作用的词。如“我、你、他”等。
(4)短语结构: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如“美丽而优雅”、“跑步和游泳”。
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名词,组成动宾短语。如“进行”、“残余”。
定义法与抓住干法的联合应用
在分析句子时,我们需要结合使用前述的两种方法——定义法和抓住干法,这是因为部分单句中某些成分也是由复句来充任的。
以实例为证:
我们持有的观念是:纵使手头宽裕,无节制地随意挥霍,哪怕是自身劳动所得,也是与节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在这个句子中,“认为”的宾语部分实际上是由一个二重复句来担任的。若仅凭存在关联词就草率判断其为复句,显然是错误的。只要我们结合前两种方法进行细致分析,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