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特斯拉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于2020年共生产了509,737辆车,尽管交付量未能达到马斯克设定的“50万辆”目标,但已十分接近该数字。这一小小的遗憾似乎已经因新车型Model Y的问世而被冲淡。
在今年年初,特斯拉便公开了两款国产新车的信息。这两款车的起售价分别低至36.99万元的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和33.99万元的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版。这些价格相比其国产前已经大幅降低了16.51万元和14.81万元。传言Model Y的订单量在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内便已突破了十万大关。
这一波新品发布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公司的蔚来汽车,以一种富有深意的方式对此做出了回应。他们发布了一报,上面写着“忠于让自己‘来电’的选择”,细心的人可能已经注意到,“Why”与“Y”同音,似乎是在以巧妙的方式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新出的Model Y而打乱原有的购车计划。他们也用更醒目的字体强调了“是对手,也是队友。2021,一起加电前行。”这句话既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顶尖公司的气度,也体现了其与特斯拉之间的竞争关系。
根据蔚来汽车信息显示,与Model Y级别相近的ES6的价格相对较高。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一种感觉,Model Y的出现可能对其造成一定压力。但蔚来方面对此表示否认,他们坚称有关其系统遭遇大规模退单的消息是不实的,并已经对相关平台发起了投诉。
不止一家公司在对新款的Model Y做出了回应。对于其作为竞争者推出的新车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都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期待。无论是行业内知名人士的点评还是网络上的传闻都表现出特斯拉新车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它在新能源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与此关于特斯拉和其新车型Model Y的讨论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对产品定价策略的探讨到其市场定位的争议,都显示出电动车行业的开放与活跃的氛围。特别是降价策略在业内的实施被普遍认为是刺激市场增长的明智之举。五菱宏光MINI、MODEL3等产品之前的成功也在于其价格优势和性价比的体现。
随着国产化的推进和规模化生产,特斯拉未来的趋势预计将更加平民化、下沉化。通过建立量产优势,特斯拉有望抢占更多传统车企的份额并实现良性的市场循环。而对于具体的市场份额如何被占据、以及未来的市场竞争态势等问题目前还难以准确预料。只有等到第一季度的销量公布后才能给出更为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