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古朗月行》十六句全解:带你轻松读懂李白月夜奇思妙想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从孩童眼中的玉盘到仙人手中瑶台的镜子,再到月亮中白兔捣、蟾蜍蚀影的变化过程。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全解如下:

1. “小时不识月”:诗人小时候对月亮的认识还很模糊,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这里的“不识”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无知和好奇。

2. “呼作白玉盘”:诗人将月亮比作白玉盘中的圆盘,这是对月亮形状的一种直观描述。白玉盘通常指圆形的盘子,这里用来比喻月亮的形状。

3. “又疑瑶台镜”:诗人进一步想象,月亮可能像瑶台上的镜子一样美丽。瑶台是神话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4. “飞在青云端”:诗人认为月亮高悬于青云端上,这是对月亮位置的一种夸张表达。青云端表示天空的高远和月亮的高高在上。

5. “仙人垂两足”:诗人想象仙人在月亮上行走,两足下垂,形象生动。这里的“仙人”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6. “桂树何团团”:诗人看到月亮上有桂花树,树团簇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画面。桂花树在这里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7. “白兔捣成”:诗人想象白兔在月亮上捣,这是对月亮中生物的一种奇特想象。捣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月宫仙女们的工作。

8. “问言与谁餐”:诗人询问这些捣的白兔是谁在食用,表达了对月亮中生物存在的疑问和好奇。

9. “蟾蜍蚀圆影”:诗人发现月亮的影子被蟾蜍侵蚀,这是对月亮表面变化的生动描绘。蟾蜍蚀影意味着月亮表面的阴影被蟾蜍吃掉,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不完美之处。

10. “大明夜已残”:诗人感叹夜晚已经过去,月亮也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这里的“残”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月亮的暗淡。

11. “羿昔落九乌”:诗人提到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这是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引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流传甚广,反映了人们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黑暗势力的反抗。

12. “天人清且安”:诗人认为天上的人生活安宁,没有战争和灾难。这里的“清且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 “此沦惑”:诗人感叹月亮中的(即月亮本身)也被迷惑,无法看相。这里的“沦惑”意味着迷失和困惑。

14. “去去不足观”:诗人认为这种迷失和困惑是不值得一看的,强调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虚幻事物的不屑一顾。

15. “忧来其如何”:诗人面对这种迷失和困惑感到忧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里的“忧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担忧。

16. “凄怆摧心肝”:诗人最终感到悲伤和痛苦,心情沉重如同摧毁了心肝一般。这里的“凄怆”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真理和美好世界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神话传说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