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及原文:学霸的成长故事大公开,一起学习进步吧!

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古文,原文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马生的东阳人的故事。马生在年轻时就很有学问,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放弃了学业,转而从事其他职业。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学习,而是继续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原文:

东阳马生君则,性嗜学,而游于诸生之列。年十七,即明白圣道,且志于仁者。常自以为未能至乎尔,虽冒触,顾不以为病。已乃叹曰:“夫天地之大,期于子者何哉?吾将择焉。”

遂游于汴、泗之间,上会稽山,探禹穴、历九疑、涉沅湘、观南岳,其意有所极,辄成诗以志之。故其为书,故多喜称古道,或述先人之业、或纪闻见之事、或抒怀思之情、或发幽深之思、或壮天下之奇绝也。

然犹有未足者,于是又东之兖州,观孔子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相与到孔子庙,讲习礼乐。游于鲁、卫,看圣人之遗风馀烈,慨然想见其为人。而未知其所止适何方也。

既而叹曰:“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盖此所以为大也。”

遂去而归,告于众曰:“吾欲居世以待命者,安知吾之所以居乎?故莫如以死。吾将舍其生以从吾义而背吾师也。”

原文:

东阳马生君则,性嗜学,而游于诸生之列。年十七,即明白圣道,且志于仁者。常自以为未能至乎尔,虽冒触,顾不以为病。已乃叹曰:“夫天地之大,期于子者何哉?吾将择焉。”

遂游于汴、泗之间,上会稽山,探禹穴、历九疑、涉沅湘、观南岳,其意有所极,辄成诗以志之。故其为书,故多喜称古道,或述先人之业、或纪闻见之事、或抒怀思之情、或发幽深之思、或壮天下之奇绝也。

然犹有未足者,于是又东之兖州,观孔子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相与到孔子庙,讲习礼乐。游于鲁、卫,看圣人之遗风馀烈,慨然想见其为人。而未知其所止适何方也。

既而叹曰:“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盖此所以为大也。”

遂去而归,告于众曰:“吾欲居世以待命者,安知吾之所以居乎?故莫如以死。吾将舍其生以从吾义而背吾师也。”

这段文字描述了东阳马生(即韩愈)年轻时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他虽然曾因触犯法律而受到惩罚,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游历了很多地方,见识了许多风景名胜,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想。

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他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文章。它不仅展现了韩愈作为一位伟大学者的风采和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让我们一起学习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