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细雨纷飞的景象,以及行人因思念而感到哀伤的心情。诗人通过询问酒家的位置,引出了杏花村这个富有诗意的地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王维《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王维通过描写清明节时乌鸦啼叫、风吹纸钱飞舞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凄凉而又美丽的画面。诗中的“古墓垒垒春草绿”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自然的生命力。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原上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草虽被野火焚烧,但依然能够再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4.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的这首词描绘了她在清明节时的孤独和哀愁。她用“寻寻觅觅”来形容自己内心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
5. 孟浩然《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描述了清明节时的繁华景象和自己内心的忧愁。他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6.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他通过梦境回到故乡,看到了妻子的坟墓和自己的白发,感受到了无尽的悲伤和思念。
7.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氛围。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8.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述秋天的边塞景象和夜晚的月光,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
9.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和的忠诚和担当。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岗位,为的利益而奋斗。
10.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和夜晚的寂静,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团聚的愿望。
这些古诗不仅描绘了清明节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古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它们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