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正在进入语文学习的新阶段,积极投入到复习工作中。而在这过程中,他们将会接触到小升初考试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易错与整理。
要点一: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境。
在语文句子里,常会呈现不同的情况提示我们某某人的话,其表达形式分为三种。示例如下:
1.话在前,冒号随后。
例句:她转过头,对“我”说:“我在外面等你。”
妈妈对小红说:“今天你最好乖乖的呆在家里面。”
同学们要注意,当“说”字前有完整的话时,后接引号的内容时,“说”后面用冒号。
2.话在后,句号紧接。
例句:“你看,园子里的花开得多鲜艳啊!”奶奶对她的孙女说。
如果前半句是他人所说的话,后面跟着是说话人,“说”后用句号。
3.话在中间,逗号放两边。
例句:“不,”裁缝说,“就在冬天。”
“妈妈,妈妈,我饿了。”珍妮撒娇地请求,“要不我们出去吃吧。”
当话分成几部分由一人表述时,提示语中间用逗号。
要点二:逗号的巧妙使用。
例句:我们需要了解整体与局部、必然与偶然、本质与现象之间的统一关系。
食物种类繁多时,过年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等,种类非常丰富。
要点三:顿号的适用情况。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比如列举物品或事件时使用顿号。
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等;学校图书馆里有科技书、漫画书、历史书等各种类型的书籍。
在生活中,食物资源与太阳息息相关。如粮食、水果、肉类都与之相连。
要点四:分号的适当使用。
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
语言学习方面,理解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运用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途径。
詹天佑不论白天黑夜都辛勤工作:白天勘测线路、夜晚绘图计算。(出自《詹天佑》一文)
要点五:关于冒号的补充说明。
冒号主要用于表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内心想法。
八儿对锅中的食物充满好奇与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都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起来总该是面面的了!(出自《腊八粥》一文)
遇到困难时,他坚定地想:这是我们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必须将其修好。否则,将遭外国人的嘲笑并让工程师失去信心。(同样出自《詹天佑》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