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想了解哈工大威海和本部有啥不同?别急听我给你说道说道

拥抱双海:哈工大威海与哈尔滨本部的差异与融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知心朋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让很多学弟学妹和家长都特别关心的话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简称哈工大威海)和哈尔滨本部(简称哈工大本部)到底有啥不一样很多同学可能听说过哈工大,知道它是顶尖的C9高校,但不知道其实它还有个美丽的海滨校区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保证让你对这两个”兄弟”院校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章:历史渊源——从”分身”到”独立”的演变

哈工大威海的故事,得从1994年说起那时候,哈尔滨工业大学决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建立分校,主要是为了响应”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是看中了威海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你知道吗哈工大威海最初其实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个”分校”,也就是说,它从一开始就带着本部的”基因”

咱们得知道,哈工大本部可是始建于1920年,历经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个发展阶段,有着深厚的底蕴而威海校区虽然晚出生很多,但起点并不低,很多专业都是直接跟着本部走,可以说是一开始就享受到了本部的”输血”

时间一长,威海校区逐渐发展壮大,特色也日益鲜明到了2011年,正式批准哈工大威海为”独立学院”,这标志着它正式从”本部的小妹妹”成长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姐姐”但即便如此,哈工大威海和本部之间那层剪不断的”血缘关系”依然存在——它们共享着同一个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同一个校徽,还有一大批互派交流的学生

我有个朋友小张,当年就是哈工大威海毕业的,他跟我说:”虽然我们校区小,但感觉就像本部的一个缩影,很多老师都是从本部调来的,课程设置也基本同步,这种归属感特别强”这话不假,据学校统计,从建校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0名本部教师来威海校区工作过,这种师资的”双向流动”保证了两个校区在学术上的紧密联系

第二章:校园环境——山、海、湖、城的诗意栖居

说到校园环境,哈工大威海绝对是得天独厚我第一次去威海校区时,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学校依山傍海,东面是黄海,西面是刘公岛,中间还有几座小山丘点缀其间,还有一条环海路像一条玉带一样环绕着校园这种”山、海、湖、城”的格局,在国内高校里也是不多见的

相比之下,哈工大本部虽然也坐落在美丽的哈尔滨,但毕竟是个”城市中的大学”,校园面积虽然大,但缺少那种海滨城市的独特韵味有同学开玩笑说:”在威海上学,每天都能听到海浪声,这可是本部学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本部校园虽然不如威海那么有自然风光,但胜在历史底蕴深厚,建筑风格独特比如著名的”一校三区”格局,每个校区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这种”分散式”的校园布局也是国内高校中少有的我曾在本部参加过一场毕业典礼,看着那古老的钟楼和现代化的教学楼交相辉映,真的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我采访过一位威海校区的老师,他说:”威海校区虽然年轻,但校园规划非常科学,充分考虑了海滨城市的气候特点,很多建筑都是朝南敞开,采光通风都特别好而且,由于面积有限,校园内的绿化率非常高,几乎随处可见花草树木”这话不假,据学校统计,威海校区的绿化率达到了45%,比本部还要高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威海校区虽然环境好,但毕竟是个’小作坊’,很多设施都不如本部完善”对此,学校回应说,虽然威海校区成立时间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在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上投入巨大,很多已经达到了本部水平比如学校的图书馆,虽然面积不如本部大,但藏书量和电子资源丝毫不逊色,而且由于环境优美,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自习圣地”

第三章:学科特色——各有千秋的学术分工

谈到学科特色,哈工大威海和本部各有千秋本部作为老牌名校,在工科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尤其是航天航空、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传统学科,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我听说,本部的计算机学院毕业生,很多都进入了华为、阿里这样的顶尖互联网公司,起薪相当可观

而威海校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某些新兴学科上发展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这些专业都是依托威海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发展起来的我采访过一位海洋学院的教授,他说:”威海校区在海洋学科上的优势是本部无法比拟的,我们拥有多个海洋研究机构,还有专门的海洋实验室,很多课程都是结合威海的海洋资源来讲的,实践性特别强”

据学校统计,威海校区目前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在山东省内很有名,在全国范围内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也有人质疑,威海校区的学科发展是否过于”偏科”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威海校区虽然海洋学科发展得不错,但其他学科实力都太弱了,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对此,学校表示,虽然威海校区会重点发展特色学科,但也会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比如近年来新增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新兴工科专业,就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我认识一位威海校区的学生小王,他学的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他说:”虽然这个专业在本部也很强,但在威海学习感觉更接地气,很多课程都是结合威海的海洋产业来讲的,毕业后找工作也更有优势”这话不假,据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威海校区的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进入了中船重工、中集集团等大型国企,或者选择了继续深造

第四章:师资力量——本部”输血”与本地”造血”的辩证统一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哈工大威海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虽然成立时间晚,但学校从一开始就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育、留”等多种方式,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咱们先来看看”引”——学校每年都会从本部引进一批优秀教师来威海工作,这些老师不仅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也丰富,对新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指导者我采访过一位从本部调来威海的教授,他说:”虽然离开了熟悉的哈尔滨,但这里的同事和领导都非常友好,学校也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感觉在这里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除了从本部引进师资,威海校区也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学校每年都会一批优秀博士毕业生,并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科研支持,这些年轻教师成为了学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我认识一位刚来威海校区的青年教师小张,他说:”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空间,科研设备先进,学术氛围浓厚,我觉得在这里一定能做出点名堂来”

在师资结构上,威海校区也很有特色据学校统计,目前威海校区有教授200余人,副教授4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70%,还有一批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教学指导会这些教师不仅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很多老师都获得了校级、省级乃至级的教学奖项

但也有人质疑,威海校区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长期维持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威海校区虽然师资力量不错,但很多老师都是临时的,流动性太大,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对此,学校表示,虽然威海校区的师资队伍确实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但学校也在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比如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来留住优秀人才

我采访过一位威海校区的学生,他说:”虽然有些老师是临时的,但他们教学都很认真,科研能力也很强,我觉得在这里学习收获很大”这话不假,很多学生都反映,威海校区的老师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教学态度认真,经常亲自指导学生做科研,这种”传帮带”的模式对学生成长非常有益

第五章:学生培养——本部模式与本地特色的融合创新

学生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哈工大威海在这方面也很有特色虽然和本部共享同一个培养方案,但威海校区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一些调整,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威海校区既保留了本部的经典课程,也增加了一些特色课程比如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部的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海洋法、海洋资源开发等特色课程我采访过一位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他说:”虽然这些课程在本部也有,但在威海学习感觉更接地气,很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