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尊师重道的好榜样,那些古代先贤们的光辉事迹让人无比敬佩

欢迎读者朋友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挺有意思的——”尊师重道”这可不是啥老掉牙的概念,而是咱们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想想看,从孔子到孟子,再到后来的朱熹、王阳明,哪位大儒不是把”师道”看得比天还大那些古代先贤们的故事,简直比小说还精彩,让人看了又看,越看越有味儿

今天我就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个话题咱们会从多个角度切入,看看这些古人怎么实践尊师重道,又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啥启示保证让各位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整

一、尊师重道的源头活水:儒家文化的精髓

说起尊师重道,那可得从咱们老祖宗的儒家文化说起记得刚学《论语》那会儿,老师就特别强调”有教无类”四个字当时我还不太懂,觉得不就是教书嘛,有啥特别的后来慢慢长大,才明白这四个字背后藏着多大的分量

孔夫子当年可没门槛,谁想学谁最典型的就是他收了各种各样学生,有富有的,有穷的,有老有少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几个”高徒”:颜回、子路、子贡、冉有…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孔夫子都一视同仁这就体现了”有教无类”的精神——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再看”尊师”这个概念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身边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关键看咱们愿不愿意学他特别强调要尊敬老师,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知识能学到新东西,这样的人才能当老师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深着呢它告诉我们,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智慧

我特别记得《礼记·学记》里的一句话:”师也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可是把老师的职责说得明明白白: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道理、传精神;授业就是教知识、教技能;解惑就是解决学生的疑问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干的活儿啊

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特别推崇这种理念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不就是孔夫子”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版嘛他说:”出世便是入世”意思是脱离社会去谈教育是不可能的,教育必须和社会紧密结合看看我们现在的新课改,不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吗

举个例子吧我小时候在农村上学,那时候条件差,但老师们都特别敬业特别是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她每天提前到校,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有次我生病请假,她特意跑到我家给我补课后来我考上大学,她还在信里鼓励我继续努力这种精神,不正是尊师重道的最好体现吗

所以你看,尊师重道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咱们的文化基因,是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坚守这份传统,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二、先贤实践尊师重道的生动案例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来看看古代先贤们都是怎么把尊师重道落到实处的好不好这些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绝对值得咱们好好学习

首先得说说孔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这家伙可是孔子的”首席弟子”,不仅学习好,品德也好得没话说有次颜回家里穷,吃的是发霉的粮食,孔子知道了,特别心疼但颜回却说:”没关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嘛”这话多经典意思是虽然生活艰苦,但能专心学习,我乐意后来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悲痛欲绝,说:”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啊,你夺走我的颜回,这是要我的命啊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对颜回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再说说孟子这位老兄也是孔子的徒子徒孙(虽然隔着好几代)他特别强调”孝道”,认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但孝顺不光是对父母,对老师也是一样的孟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话说得,对父母的孝顺和对老师的尊敬,道理是一样的

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孟子小时候,他爹孟尝是个普通老百姓有一天,孟尝带孟子去看一个老先生这个老先生特别有学问,孟子一看就特别喜欢回去后,孟尝问儿子:”你觉得这位老师怎么样”孟子说:”天下无师,我非师也”——意思是在这之前,我觉得自己挺聪明的,但现在遇到这位老师,才知道自己知道得太少了这种虚心好学的态度,不正是尊师重道的体现吗

到了宋朝,有位大儒叫朱熹他可是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新高度他特别强调”格物致知”,就是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得知识但他更重视的是师道传承他说:”无师承则无道统”意思是没有老师的传授,儒家思想就断了传承朱熹自己就是一位好学生,他对老师的尊敬那是没得说有次他跟老师程颐讨论问题,程颐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特别高兴朱熹后来写了一首诗:”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学生为了等老师,在雪地里站了一夜虽然这个故事可能有点夸张,但它反映了古人对老师的尊敬到了什么程度

明清时期,尊师重道的风气依然盛行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他年轻时就拜顾炎武为师顾炎武是一位特别严谨的学者,他对黄宗羲要求特别严格黄宗羲经常要等顾炎武批改作业到深夜才能回家但黄宗羲从没抱怨过,反而特别尊敬老师后来黄宗羲成为一代宗师,他写的《明夷待访录》影响深远,这都得益于他年轻时的严格训练和尊师重道的精神

现代看来,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尊师重道不是表面功夫,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这种尊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对知识的渴求中,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中

三、尊师重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会说:”古代的东西,现在还适用吗”嘿,你别说,这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咱们得承认,现代社会跟古代完全不同了:科技发展快得吓人,生活方式天差地别,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但不管怎么变,尊师重道这根弦,咱们可不能松

尊师重道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你想想,如果学生对老师不尊重,老师还能好好教吗学生不认真听讲,老师讲得再好又有啥用我认识一位特级教师,他教了三十多年书,经验丰富得不得了但有一次,他班上有个学生上课玩手机,他批评了几句,那学生反而跟他顶撞起来结果呢这位老师一气之下,大病一场,后来干脆退休了你说这值得吗一个学生的不尊重,毁了一个老师大半辈子的事业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尊师重道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我大学时有一位教授,姓李,教我们古代文学这位特别有才华,讲课能把枯燥的文言文讲得活灵活现但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为人他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课间还经常跟学生聊天有次我论文写得不好,他不仅耐心指导,还主动帮我查找资料毕业多年,我依然记得他教给我的东西,不仅限于课本,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影响,不正是尊师重道带来的吗

再说了,尊师重道是的传统美德咱们常说”礼义廉耻”,尊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连老师都不尊重,那还谈什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呢现在的社会,有些年轻人把老师当”提款机”,要求老师给高分、给机会,完全不顾及老师的感受这种做法,简直让人寒心

我特别欣赏日本的教育方式在日本,学生见到老师都会鞠躬行礼,课堂上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认真听什么虽然咱们不能完全照搬,但这种对老师的尊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的教育质量那么高,跟他们的尊师重道传统不无关系

所以你看,尊师重道不光是老掉牙的传统,它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个人成长,关系到社会风气咱们得好好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