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折桂”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美丽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嫦娥的美丽女子,她在月宫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但她非常思念人间。于是,她决定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向人间抛下一些桂花,以此来寄托她对故乡的思念。
人们发现,当桂花从月宫中飘落到人间时,那些被桂花落过的地方,都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象:土地变得异常肥沃,庄稼长得格外茂盛,而且还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气。人们认为这是月宫中的神仙赐予的福气,于是就开始在八月十五这一天,采摘桂花、制作桂花糕、饮桂花酒,以此来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
后来,“月中折桂”就被用来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为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美好和成功,所以“月中折桂”也寓意着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最终达到了成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