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掌握六种说明方法,让你的表达更清晰、更有力!

掌握六种说明方法,让你的表达更清晰、更有力——以“高效沟通”为中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超级重要的话题——《高效沟通》咱们每天都要跟人打交道,工作、生活、学习,哪样离得开沟通但说实话,真正能把话说清楚、让听者明白的人,还真不多我以前也是个”话痨”,但话说了一堆,对方还是一脸懵,真是尴尬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沟通也需要方法,就像写作文需要结构一样所以今天,我就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六种说明方法,帮助大家提升沟通能力,让表达更清晰、更有力这可不是空话,我可是把这些方法用在了实际工作中,效果真的立竿见影

一、什么是高效沟通?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高效沟通”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高效沟通就是用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多的有效信息,并且让对方准确理解你的意图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我刚开始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有一次,我在公司做项目汇报,洋洋洒洒讲了半小时,老板听完就三个字:”再说”我当时就蒙了,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我光顾着说自己的,完全没考虑老板想听什么

其实,高效沟通就像下棋,不仅要自己走得明白,还要看对方的思路根据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的研究,在人际交往中,有效的沟通应该遵循70/30原则:即说话者占70%,倾听者占30%但现实中,很多人恰恰相反,以为自己讲得越多越好,结果适得其反我有个朋友,特别能侃,但每次都被领导打断,原因就是他一个人说了80%的话,其他人根本没机会插嘴这就是典型的沟通低效

那么,高效沟通到底有多重要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在职场中,高效沟通是升职加薪的”秘密武器”我所在的公司有个部门经理,就是靠沟通能力的他个子不高,说话也不算特别大声,但每次汇报都能抓住重点,让领导迅速明白他的想法有一次部门要竞标一个大项目,其他几个组都准备得头头是道,最后还是他胜出,因为他不仅方案做得好,沟通表达也特别到位领导评价说:”他让我三分钟就懂了整个方案,这能力谁有”

在人际关系中,高效沟通是维护感情的”粘合剂”我父母结婚三十多年了,感情依然很好,秘诀就是他们懂得高效沟通记得有一次我回家,看见妈妈在厨房跟爸爸说:”你看看你,袜子又乱扔”爸爸没生气,而是笑着说:”哎呀,我这不是忙着看新闻嘛,下次一定注意”你看,就这么简单两句,矛盾就化解了要是换成其他人,可能早吵起来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家庭每年至少要发生156次沟通冲突,但懂得高效沟通的家庭,能将冲突减少60%

在自我成长中,高效沟通是认知升级的”催化剂”我大学时参加过演讲比赛,一开始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后来我请教了获奖学长,他教我运用”PREP”沟通模型:Point观点、Reason理由、Example例子、Point重申我按照这个方法准备,果然效果大增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模型不仅帮我赢得比赛,更让我学会了结构化思考,这对后来我创业帮助特别大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善于表达的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普通人高出37%

二、六种说明方法:让表达如虎添翼

1. 列表法: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列表法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之一我刚开始做销售的时候,总是被客户问得团团转,后来我学会了用列表法比如,当客户问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势时,我不再长篇大论,而是列出了五点:价格比同类产品低15%、售后服务724小时、三年免费升级、通过ISO9001认证、有十家行业标杆企业使用案例客户看完后,马上就问具体型号,效率高多了

列表法为什么有效呢因为它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特点——我们更容易记住顺序排列的信息瑞士心理学家米勒的研究表明,人类短期记忆能记住的独立信息单元不超过7个所以当信息量太大时,用列表法分解,效果会好很多我有个客户经理,每次介绍产品都列五个要点,结果客户转化率提高了40%他分享说:”我发现人们不是记不住,而是被太多信息淹没了”

使用列表法的小技巧:要点要编号、使用项目符号、每点控制在一句话内、重点用加粗标出比如介绍咖啡店时,可以这样列:

1. 咖啡豆每天新鲜烘焙

2. 提供10种特色手冲咖啡

3. 每杯含低于60mg

4. 带Wi-Fi和插座

5. 工作日早8点至晚11点营业

2. 比喻法:形象生动,过目不忘

比喻法就是用熟悉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我第一次学这个方法是在参加Toastmasters演讲时当时我要讲”时间管理”,如果直接说”要制定计划”,肯定没人听但我用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这个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注意力我说:”时间不会自己挤出来,就像海绵里的水,你不挤压它,它就在那里要学会时间管理,就要像挤海绵一样,用对方法,能挤多少是多少”

比喻法为什么管用因为人类大脑天生喜欢故事和形象科学研究显示,当我们处理比喻信息时,大脑的多个区域同时被激活,包括负责语言处理的布罗卡区和负责图像处理的枕叶作家乔治奥威尔就擅长比喻,他在《动物农场》里把苏联比作农场,把比作猪,简单却深刻

使用比喻法的小技巧:比喻要贴切、避免陈词滥调、控制比喻的复杂度比如解释”复利”这个金融概念:

“复利就像种树,第一年种下一棵树苗,第二年它长出枝叶,第三年开花结果,结的种子又能种下一棵新树这样下去,十年后你就有整片森林了投资中的复利也是如此,今天的100元,一年后变成110元,这110元再产生利息,两年后就不是121元,而是1101.1=121.1元……你看,利息也在生利息,就像树木在繁衍,时间越长,结果越”

3. 举例法:真实具体,有说服力

举例法就是用真实案例来说明观点我有个同事,每次都说”我觉得应该这样”,但没人理他后来他开始用举例法,效果立竿见影比如讨论客户服务改进时,他不再说”我们应该提高响应速度”,而是说:”上次张女士投诉快递延迟,我们3小时就联系上她,提供了补偿优惠券,她后来成了我们的忠实客户这就是快速响应的力量”你看,具体案例比空话有说服力多了

举例法为什么有效因为真实案例能提供情感共鸣和认知证据心理学中的”可得性启发”告诉我们,人们更容易记住最近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例子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当人们需要解释抽象概念时,提供3个相关例子比给出理论解释更能让人理解

使用举例法的小技巧:例子要典型、简短精炼、与观点直接相关比如解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最近带团队做一个项目,本来进度很慢,但有一次我们了团队聚餐,大家喝酒聊天,发现原来平时不敢说的困难,在轻松氛围里都提出来了第二天我们重新规划,效率突然提高了一倍这就是协作的力量——不是简单地把人聚在一起,而是要创造让彼此信任、敢于表达的环境就像交响乐团,每个乐器单独听起来可能一般,但合在一起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4. 分类法: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分类法就是将复杂事物分解成不同类别我学这个方法是在做市场分析时当时要分析竞争对手,如果一股脑说”他们产品好、价格低、服务好”,客户根本抓不住重点后来我按产品线、价格策略、服务模式把竞争对手分为三类:高端型、性价比型和社区型,分析就清晰多了

分类法为什么有效因为人类大脑喜欢秩序和结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6岁以上的儿童已经具备分类能力,这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我们给信息分类时,大脑会建立”是/非”的判断框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使用分类法的小技巧:分类要标准统一、类别不宜过多、每个类别要有代表性比如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