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为什么赢得理解比赢得争论更重要?
咱们得承认,咱们都挺喜欢赢的不管是考试得第一名,还是工作中表现突出,那种被认可、被赞赏的感觉真的挺棒的所以当意见不合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但这种方式真的好吗我以前也是这样,总觉得争赢了就能证明自己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呢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双方关系搞僵了,问题也没解决后来我慢慢发现,赢得争论就像赢了一场零和游戏,一方赢就意味着另一方输,这种对抗性的方式只会让矛盾升级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就说过:”当一个人被理解时,他就已经走了一半的路”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想想看,当你跟朋友或者家人意见不合时,如果你一味地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可能根本不愿意听你的;但如果你先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哪怕你不同意,对方也会觉得你是在乎他的,愿意跟你沟通这种被理解的感觉,会大大增加对方接受你观点的可能性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他以前是个特别固执的人,总是喜欢争辩后来有一次我们聊工作上的事情,他突然问我:”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会这么坚持这个观点”我老实说:”以前我光想着要赢,根本没想过你的出发点”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其实我也有我的顾虑…” 从那以后,我们沟通起来就顺畅多了这就是赢得理解的力量——它让沟通变成了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教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心理安全感”,指的是一个人在中可以自由表达真实想法而不必担心负面后果的状态赢得理解的环境正是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当人们感到被理解时,他们会更愿意自己的脆弱和不确定性,这是建立信任和深度关系的基础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研究显示,那些能够营造心理安全感的团队,其创新能力和绩效表现都要好得多想想看,如果你的上司、同事或者伴侣都能真正理解你,那工作起来、生活起来是不是都会轻松很多
二、如何有效地赢得理解?
要学会积极倾听很多人以为赢得理解就是多说话,多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我以前也是个”话痨”,跟人聊天总想抢着说,结果别人根本没听进去我说的什么后来我试着改变,每次和人沟通时,都提醒自己先听明白对方的意思我有个小习惯,当对方说话时,我会时不时点头,或者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比如”所以你的意思是…”或者”你能详细说说为什么这么认为吗”这样做不仅让对方觉得被尊重,也让我能更准确地把握他的想法
要尝试换位思考这是赢得理解的核心技巧我以前总觉得换位思考就是同情,但实际上不是的同情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可怜别人,而换位思考是真正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比如,你可能会觉得某个同事太懒了,总是拖稿,但如果你了解他最近家里出了事,可能就会理解他为什么状态不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费恩做了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成功进行换位思考的人,在解决冲突时效果要明显好得多他建议我们,在遇到不理解的情况时,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我是他,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想” “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他可能有什么担忧和顾虑”
第三,要使用”我”句式而不是”你”句式这是沟通中一个很小的改变,但效果惊人我以前习惯用”你”句式,比如”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固执”或者”你这样做不对”,这会让人立刻产生防御心理后来我学着用”我”句式,比如”我感到有点困惑,因为…”或者”我担心这样做可能会…” 这样表达,对方不会觉得你在指责他,反而会觉得你在分享你的感受和想法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使用”我”句式的人,在沟通中获得的合作和信任度要高出37%我自己也尝试过,效果真的不错
第四,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要找到一些可以肯定的地方比如,”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虽然我不太同意,但…” 或者 “我特别欣赏你考虑问题的周全…” 这样既表达了你的尊重,也为后续的沟通打开了大门我有个客户就是这样,他是个特别难搞的人,每次都要唱反调有一次我专门在他发言后说:”我特别佩服你总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虽然这次我不太赞同你的建议,但你的思维方式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 从那以后,他时就不那么抗拒我的意见了
三、赢得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理论说了这么多,那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用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我亲身经历的小例子,看看赢得理解是怎么起作用的
第一个是在家庭中我结婚前跟妻子就很多事情有分歧,比如花钱方式、家务分配等婚前我们都是那种非要争个对错的人,结果每次吵架都特别伤感情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就约定每次讨论问题都要先互相理解对方的想法有一次我们为钱的事情又吵起来,我妻子说:”你总是存钱存钱,我们难得出去玩玩,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我当时想反驳,但想起我们的约定,就停了下来,然后说:”我理解你想出去玩的心情,但我也担心我们如果现在花太多,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就没钱用了” 我妻子听了,居然说:”其实我也有这个顾虑,只是有时候觉得太压抑了” 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居然找到了折中的办法——每个月固定留出一部分钱用于娱乐,剩下的按比例存你看,赢得理解是不是比非要争个输赢要好得多
第二个是在工作中我以前做项目的时候,总是想自己主导一切,觉得自己的方案最好结果有一次跟团队讨论,有个年轻同事提出了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点子,我觉得不靠谱,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否定了他结果他很不高兴,之后好几个月都不怎么配合我后来我反思自己,才意识到我完全没理解他的想法我主动找到他,说:”上次那个方案,其实我后来想了一下,你说的那个点子我确实没考虑到,现在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听了非常惊讶,也很感动,之后工作特别卖力这件事让我明白,赢得理解不仅对个人发展很重要,对整个团队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个是在朋友间我有个朋友,他跟另一个朋友因为一点小事闹翻了,谁也不理谁后来他们两个都来找我,希望我能调解我注意到他们两个都有点固执,谁也不肯先低头我就分别跟他们谈,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最后他们居然自己和解了,还跟我说:”要不是你,我们可能真的要绝交了” 这让我特别感慨,有时候赢得理解就像架起一座桥梁,让原本对立的双方能够重新走到一起
四、赢得理解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赢得理解会这么有效呢这背后其实有一些深刻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我研究了相关资料,发现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人类天生就有被认同的需求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过:”人类最强烈的情感,就是被他人认可的情感” 当你赢得别人的理解时,其实就是在满足对方被认同的需求这种满足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我有个研究显示,当一个人感到被理解时,他大脑中负责决策的前额叶皮层活动会增强,这意味着他更愿意理性思考,而不是情绪化地拒绝
赢得理解可以建立信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信任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当你通过理解对方来建立信任时,对方会认为你是个可靠、值得信赖的人,自然更愿意与你合作我有个朋友做销售,他发现那些能够先理解客户需求的销售,业绩总是比只顾推销产品的销售好得多他说:”客户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信任” 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第三,赢得理解可以降低冲突社会学家科塞指出,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来减少冲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