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性脱模剂稀释小妙招大公开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让很多工厂老板头疼的问题——油性脱模剂的稀释咱们都知道,做塑料模具或者金属铸造这行,脱模剂用得是不少特别是油性的,虽然效果好,但稀释放那叫一个让人头疼要么太浓了用不了,要么太稀了效果又不好今天我就把我这几年摸索出来的一些小妙招,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希望能帮到正在为此烦恼的各位朋友
一、油性脱模剂稀释的基本原理与重要性
说起油性脱模剂,咱们得先明白它为啥要稀释说白了,这玩意儿不是直接就能用的,得按照比例兑水或者兑溶剂为啥呢因为油性脱模剂通常都是浓缩的,里面含有的油分子、蜡分子、表面活性剂等,浓度太高直接用,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在模具上留太多油,影响产品质量就像咱们平时做饭,调料放太多肯定不行,得适量才行
我之前在一家模具厂做技术员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么个事儿老板从国外进口了一种高级的油性脱模剂,说是效果特别好,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刚开始按照说明书比例兑水,结果发现脱模效果一般般,后来一打听,原来当地气候干燥,水兑多了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后来我们技术团队反复试验,发现得根据环境湿度、模具材质、产品复杂程度来调整稀释比例,这才慢慢找到了感觉
根据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的标准,油性脱模剂的稀释比例通常在5%到20%之间,具体得看产品说明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师傅都是凭经验来调整我有个老搭档,做了一辈子模具,他说稀释脱模剂就像调酒一样,得掌握好火候他教我一个小窍门:先按说明书比例兑一半,然后在模具上试一下,如果觉得太油,就再加点溶剂;如果太干,就再加点水就这么一点点调整,慢慢就能找到最合适的比例
为什么要强调稀释的重要性呢因为用错了比例,后果可不小稀释太浓,一方面成本高得吓人,另一方面会在模具上留太多油,导致产品表面发粘、有油渍,甚至影响产品精度我见过最严重的一次,因为脱模剂太浓,结果产品脱模时直接粘在模具上了,硬生生把模具刮花了,损失了好几万块另一方面,稀释太稀,脱模效果又不好,产品容易粘模、拉伤,同样会影响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所以啊,掌握好稀释这门技术,对咱们做生产的来说,那可是太重要了
二、常见油性脱模剂的种类与稀释特性
油性脱模剂种类繁多,从最简单的矿物油,到复杂的合成酯类,再到各种含氟脱模剂,每种的稀释特性和效果都不一样咱们得先搞清楚自己用的是哪种,才能对症
最常见的是矿物油基脱模剂,这种便宜好用,但效果一般,适合要求不高的产品我刚开始做学徒的时候,厂里主要就用这种它的稀释通常用煤油或者松节油,兑的比例可以高一些,一般在10%到15%左右但缺点是容易粘模,特别是夏天,温度一高,产品表面很快就会发粘
还有一种植物油基的,比如豆油、蓖麻油等,这种环保,但价格贵,而且容易变质我之前接手过一个食品包装模具项目,客户要求产品不能有化学残留,我们就改用植物油基脱模剂这种稀释通常用酒精或者水,比例要低一些,一般在5%到10%左右但要注意,植物油基的脱模剂容易受温度影响,冬天太冷容易凝固,夏天太热又容易变质
最贵但效果最好的是合成酯类脱模剂,这种耐高温、抗粘性强,特别适合精密模具我目前在的新公司就主要用这种它的稀释通常用专用溶剂,比如丙酮或者甲苯,兑的比例比较低,一般在3%到8%左右但价格是真不便宜,一桶就要小几千块
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含氟脱模剂,这种效果最好,但价格也最贵,而且有些还含氟利昂,对环境有影响,现在很多都限制使用了我之前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实习时,就接触过这种它的稀释通常用氟里昂或者特殊的有机溶剂,兑的比例非常低,一般在1%到5%左右但要注意,含氟脱模剂对皮肤刺激大,操作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除了这些,还有硅油基的、蜡基的等等,每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所以啊,选择脱模剂时,不仅要看价格,还得看性能,得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来选择比如做塑料玩具的,对安全要求高,就不能用矿物油基的;做高温模具的,就得用合成酯类的选对了脱模剂,稀释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三、科学稀释的方法与实用技巧
兑料要准这个很重要我之前有个小弟,因为第一次稀释脱模剂,结果手抖一下,多加了半勺水,结果整个班次的产品都脱模不下来,最后只能全拆了重做所以啊,兑料时一定要放稳容器,用量杯量准,宁可少兑一点,也别多兑特别是用电子秤称的时候,得精确到0.1克,这样才能保证每次稀释的比例一致
顺序要对稀释脱模剂时,通常是先把溶剂或者水倒入容器,然后慢慢倒入脱模剂,边倒边搅拌千万不能反过来,如果先倒脱模剂再倒溶剂,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效果我有个经验,就是用小勺子先在容器里滴几滴脱模剂,用干净的棉签搅拌均匀,然后再慢慢倒入剩下的,这样能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第三,温度要适宜不同脱模剂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比如矿物油基的,温度太低容易凝固,搅拌不开;合成酯类的,温度太高容易变质,影响性能我一般是在室温20℃左右稀释,这样大部分脱模剂都能很好地溶解如果天气太冷,可以适当用温水,但水温不能太高,否则容易脱模剂的化学结构我有个老技师告诉我,稀释时最好用隔水加热的方式,这样温度均匀,效果更好
第四,搅拌要匀稀释时一定要充分搅拌,让脱模剂和溶剂均匀混合我通常是用电动搅拌器,这样搅拌得快又匀如果条件有限,用手搅拌也要搅拌足够长的时间,至少5分钟以上,确保没有沉淀和分层我见过有人稀释脱模剂时,搅拌两下就以为搞定了,结果用了半天,产品还是脱模不下来,最后才发现是搅拌不均匀的缘故
第五,试模很重要稀释好后,不要直接大面积使用,先在角落里试一下观察产品脱模是否顺畅,表面是否有油渍,有没有粘模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比例我有个习惯,就是每次稀释后,都要做一个”试块”,就是用小块模具试一下,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脱模效果
储存要得当稀释好的脱模剂要密封保存,避免挥发和污染我一般是用带盖的塑料桶装,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果长时间不用,要标注日期,防止变质我之前就犯过错误,有一次稀释好的脱模剂放了一个月,结果用的时候发现已经变质了,脱模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只能浪费了
四、影响稀释效果的环境因素与应对策略
稀释油性脱模剂时,环境因素影响也很大比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都会影响稀释效果和最终使用效果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度太高,脱模剂容易挥发,导致稀释比例不准确;温度太低,脱模剂又容易凝固,搅拌不开我之前在南方夏天稀释脱模剂时,就发现脱模剂挥发得特别快,每次稀释后都要赶紧用,否则很快就变稀了后来我们就在稀释区域安装了空调,效果好了很多而在北方冬天,温度太低时,矿物油基的脱模剂容易凝固,我们就改用合成酯类的,或者用温水稀释有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10℃,油性脱模剂的挥发速度会增加约20%,所以温度控制很重要
湿度也是影响稀释效果的重要因素湿度太大时,脱模剂容易乳化,也就是油水混合,导致脱模效果变差我之前在梅雨季节就遇到过这种情况,稀释好的脱模剂放一会儿就出现白色絮状物,后来才发现是湿度太高的缘故解决方法是在稀释区域使用除湿机,或者在脱模剂中加入适量的防乳化剂有研究指出,当相对湿度超过80%
